火与光
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学
高二(2)班 徐静雯
毛泽东曾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颗火所绽放的光芒,或许微不足道,那一团火呢。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它有着巨大的作用少年人应当洋溢着生机勃勃的动力,充满“火与光”。
鲁迅先生曾在《热风》中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气,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确实应该充满阳光,挥洒热血,这当然不仅仅是青年辈所具有,这种激昂之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践行这种“火与光”,有时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邱少云战士与同志们一同执行埋伏任务。在敌人的侦查灯不停照射下伏击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距他不足三里的草突然燃烧了起来,面对熊熊烈火,他十分清楚,若是他动一下身,便可躲过烈火的伤害,但这也可能引得整个任务小队被发现,于是他继续聚精会神,埋伏在草丛里,一动也不动,哪怕烈火灼身,剧痛向他扑面袭来,他也没有动一下,为队伍争得了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激扬之气,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让人拍手叫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魄力与坚韧。
诚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说,鲁迅与梁任公所做的职业不相同,但都是有察觉青年是国家希望的明智之举。若要国兴必定家兴,若要家兴必定青年兴。层层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而这种“燃文化”,正是我们青年人所秉持的态度,所谓“燃”即为燃烧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而文化即是由人类通过身而存在的一种现象,两者合二为一,便是当今时代积极向上,充满“火”与“光”的代名词,他们很好的诠释了人们应该以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展现出我们青年人奋勇向前,顽强拼搏的毅力与意念,“火”与“光”的交融,既是开辟光明,明晰之路,也是青年身上应具备的雄浑施力与定力。
“火”与“光”,这根薪火之棒,不仅需要我们青年人去维护,而且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传承给后代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青年一辈的鲜血充满着青春奋斗的血液才能最大程度地涌热血之身,怀雄烈之心,成斗志之人。
指导老师:王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