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让我们分辨出光明与黑暗。那一片被大自然编织过的黑色背影,潜移默化地指引着我们前进,为我们揭示了生活原本的面容。
在现代聚光灯的垂直照射下,影子似乎丧失了话语权,夹着尾巴流亡于荒芜之地。现在很多艺术家都看不到影子,他们喜欢无休止地在自己作品里添加流行元素,用喧腾的笔触极力铺张他们设计的巧思,以膨胀的视觉效果突出器具的独特性。却唯独忽视了制造器物的初心,他们注重事物的浮夸性远胜于事物的实用性。在以颜值取胜质量的市场上,他们而试图用虚假的繁荣掩盖事物本身的功用。数以万计的工业流水线批量生产出千姿百态的物品,可悲的是,这种看似繁盛的背后却是千篇一律的影子。这种没有意义的叠加既没有流传工匠精神的温度,也没有合理发挥出物体本身的功用。相反,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认为美术旨在表达个性自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放弃自我表达,而展示事物的本身的美。就像放弃华丽的设计,而关注事物原本的影子。无论外表多么虚夸,影子都是一个样子。所以说,当经济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当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设计时,我们就来到无用时代——一个影子的时代。抛去一切无用的实用性就是生命。影子的存在本来就有其意义。
我们向来讴歌事物的华美,而对影子闭口不提。但这远远不是自然的真相。活着,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博弈。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以牺牲为代价的,生存无一不是建立在消耗基础上的竞争。我们无需回避它,我们也无法回避它。就像光明与黑暗相伴相生,我们永远也回避不了影子。对影子的接受与思考,才是真正的财富。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显然,这个影子就是老子笔下的“无”。诚然,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从来不是具体的器物。而是他们的影子,事物更替,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不朽,但影子永远存在。我们永远需要无用,就像我们永远需要空气。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蔽于最狭隘的角落。因为你深陷其中却毫不发觉,根据幸存者偏差,通常情况下往往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忽略不计的事物。才是制胜的关键。
教育的影子是成绩。但影子不能取代人,成绩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只是盲目的增加知识,反而压缩了影子的藏身之处。德国的卢安克凭借自身的创造力,不通过传统意义上的高考,就进入了德国一所知名的帆船大学。他的教授评价他说“有知识的人不需要更多的知识,缺少的只是创造性”。也就是说给这个只有创造了性的人增加知识,他就可以实现他头脑里的知识。看的见的,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我们注重的是教育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如影子一样填满每个人心中的空白。我们有所付出,自然就会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如果只重视结果,将影子看做生活的全部,而忽略了活生生的人的成长。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影子就在你身边,慢慢来,影子永不停止,影子永不熄灭。有时候无为的教化必有为强大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