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中记载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也是一个人的信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我追寻着他们的力量。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隐居在山中,诸葛亮本可以就此在这乱世之中,过完自己平淡的一生。可刘备的“复兴汉室”的号召,三顾茅庐的坚持,,让他为此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追寻着自己的信念,赢得另一种人生。他提出《隆中对》,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出谋划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更是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用前后两篇《出师表》来劝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为了光复汉室,他六出祁山,七次北伐,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正是追寻着“复兴汉室”的信念,才有了诸葛亮才略过人、忠心耿耿的出彩人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唐皇宫繁华绝世,诗仙李白本可以借进宫担任翰林学士之事,进入官场,从此享受锦衣玉食,名利富贵的人生。然而,他追求的是自然洒脱,他的信念是为朝廷、为百姓谋事,不媚权贵是他的本性。因为他不慕荣华富贵,被逐出宫时,并没有强颜欢笑,而是毅然选择追求自己的洒脱的人生,写出真正的自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青莲居士一直在向前走,追寻着自己的信念与个性。“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是他一贯的洒脱与自由,即使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时,他也能以敬亭山作伴。“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依旧是他独有的洒脱与自信。
正是追寻着 “不慕权贵”的信念,才塑造了李白个性十足、豪放不羁的精彩人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路被贬,作为当朝的才子,苏轼不可能没有想过改变立场,可新法的种种不妥,他决心为百姓而努力一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永远的信念。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皇帝在变,同僚在变,不变的是他为民着想的初心。“乌台诗案”,一次次的被贬,他依然没有灰心丧气,他坚持着自己追寻的那一束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同样是他的信念。在黄州,面对贫苦,他自己开垦土地,游览黄州并写下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在惠州,他没有因当地的瘟疫而一蹶不振,那里有可以比得上杭州莼菜的藤菜和新鲜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最好的见证;。这就是苏轼坎坷的人生。
仕途不顺,没有让苏轼消沉下去,而是让他的个性更乐观与豁达。朝廷中,当保守派取得上风时,他又上书斥责保守派,将新法一律废除。这,才是苏轼,一个为天下而着想的词人。
正是追寻着 “为生民立命”的信念,才描画出苏轼旷达乐观、心系天下的多彩的人生。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无论前途多么的渺茫,多么的不可预知,但只要相信信念的力量,追寻着那一束光,就会绽放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