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水街之中,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欲发沉淀出一种天然古韵。
大红灯笼从屋檐上高高垂下,轻柔的流苏随着清风吹拂,摇曳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次第,怎一个“乐”字了得。
一丝香味气息,不知从何处飘来,甜甜的,润润的。仔细寻找,正是街头那家百年卖糖画的小铺。这香味充斥着石板小巷,直至人的大脑、心田。
小铺前,人们聚集在这里,不留一丝缝隙。清香从人群中弥散开来,吸引着我,让我驻足停留。
我挤入人群,来到小铺前。
大锅里正经营着糖浆,小气泡从锅底源源不断的涌上来,表面汇聚成一个剔透的大气泡,每破裂一个,都勾着人们的心弦。听路人说到,这位卖糖画的老人是家族里卖糖画的第三代,爸爸和祖父也曾站在此处卖着糖画。但这位老人却与一般卖糖画的不一般。
老人有时闲暇时,便拿出厚厚的,书页都泛黄的书,带着老花眼镜沉浸其中,有时眉毛紧皱,嘴巴嘟囔着;有时眉宇间舒展开,看到精妙绝伦之处,便点点头,微笑着,回味着其中意蕴。但再仔细看看老人花白的发丝,在阳光下极为耀眼,眉毛也花白如发,深邃的眼神让人感到像无声的低吟着话语,意味深长,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也表现了生命的流逝。
老人经常看到客人,便会和他们一起玩“飞花令”,本因觉得应是这现在的年轻人赢,但却每次都是他赢。老人浅浅的微笑道,“我年轻的时候,家中没有条件供我读书,所以现在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抓住。我的爱好就是亦此。”老人继续经营着生意,摘下他的眼镜。眼睛虽有浑浊,却有面对生活的清醇。
他拿起小圆勺舀起糖浆,移到大理石上方略微倾斜。他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婉转流畅、一气呵成。尽管拿着小圆勺,这书香气也在他身上呼之欲出,氤氲在人们鼻尖。
面对糖画这门手艺,他并未将其看做赚钱的机器,而是他点燃青春的载体。老人一直追随他的信仰,绽放青春的魅力,寻着光照的地方,并未遗忘自己的初心。
在物欲横生,纷扰杂念的时代,最宝贵的就是青春的激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到过,“我们都要争做时代的追梦人,追求自己的本心。”
老人将签子放在糖浆中,接着用铲子小心翼翼的铲下,然后递给顾客。我也买了一个,在阳光的映射下,它栩栩如生,玲珑剔透,轻轻品尝一口,一直蔓延遍整个心田,甜蜜至深处。
回忆此味,我回到家中,坐在窗前。打开了充斥着墨香的书本,灯光如豆粒般大小撒落在书页上。一看,二看,字里行间横竖都是“青春”二字。
为梦、为青春而绽放生命吧;趁当下,趁今朝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