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来就不曾停止过追寻的脚步。从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追寻青春之光,实现人生的价值,求知世界。我们是青春之主,青春之王,不应甘居人下,应以热情浇灌理想,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共绘最美青春。
不管历史如何进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 ,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立观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失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再是尚且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节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莫忘少年凌云志,吾辈定会被霓为衣,驾风为马心怀爱国情,力尽报国志,逐梦繁华时代。
涵养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坚持。吴明珠从25岁时就立志扎根新疆,报效祖国,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体现出植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感人本色,从这位可敬可佩的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辈子为国家和人民做好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人非生而知之者,要想做到术业有专攻,实践是关键,为了研究瓜,吴明珠曾和同事叶穿戈壁,睡在废弃窑洞。为摸清家底,他走遍了吐鲁番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自此,当地的甜瓜有了基本档案,环境恶劣,语言不通期间的艰辛和苦楚可想而知,科研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功,甘为真理,付韶光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生很长,长到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遍世间风景,尝试生活的无限可能,一生也很短,短到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热爱的事业都远远不够,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我没有学习吴奶奶的品格和操守,涵养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坚持,将日积月累的努力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让平凡的人生灼灼其华,当力争做梦想的燃灯者,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匠心是干事创业的底色,从古至今,大国工匠无不始于匠心,成于专注。滴水可以穿石,就在于它瞄准一个方向,驰而不息,铁杵能够磨成针,功夫深的背后,更是一种恒心在支撑。海水稻的育种,可燃冰的开采,复兴号高铁IGBT芯片……通往“大国工匠”之路,就要长期专注持续的在一个领域内打磨做人所不能及,进而掌握核心技能,降薪可以穿越历史时空,也能够沉淀为日常生活,每一点的付出,都是最有利的书写。我们年轻一代要在追求极致中实现人生价值,用极致匠心铸造国之重器,以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
鲁迅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今诸坐于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有名师在侧,未尝问之不得。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之明年?少年如碧波沧海之浪,逐时代,引潮流,知心之所往,明意之所向。如今的我们,作为央央,中央大地上为理想奋斗的新青年,将在碧波斩浪中高歌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生机,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斩新时代中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