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嗡——嗡——”和平大钟发出第一声浑厚的钟声,虽不震耳欲聋,却令我的内心为之震颤。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的撞钟代表,我参加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的“撞响和平大钟”仪式。紧紧地扶住敲钟的大木槌,我感受到那有力而沉重的余响引起的震动,仿佛是一个鲜活生命的心跳,有力地跳动了几下却又戛然而止。
循着钟声,我看到了1937年的南京:茫茫大地,一片哀鸿。南京城上空仿佛笼罩着大片阴云,无声而压抑。沉寂中,传来一个微弱却清晰的声音,“妈妈”,一个小男孩拨开护在自己身上的妈妈,着急地拍着她冰冷的面颊,“妈妈,快醒醒,他们走了,不用藏起来啦!”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妈妈都似没听见,不见了往日的笑容。“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小小的手指紧抓住妈妈的手,无助地坐着,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咚——嗡——嗡——”,木槌再次落在和平大钟上,钟声回荡。那个无助的小男孩曾不止一次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不论是九·一八防空警报响起肃然默哀时,还是每次来到纪念馆参观时,他总是出现在我眼前,直直地盯着我,仿佛追问着:“这到底是怎么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为了追寻这一切的答案,我参加了学校的一门选修课《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参加课程的一年时间里,我们阅读了《金陵十三钗》,风尘女子用自己的尊严和性命换取女学生的未来的义举让我看到了那个黑暗时代的光。我们多次参观纪念馆,馆内展出的遗物和图片勾勒出那个满目疮痍的南京,但更有张纯如女士这样以一己之力揭示历史真相的勇士。“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她以笔记录历史,用心朝向和平。我们还在纪念馆的和平大钟前诵读过《拉贝日记》,邂逅了拉贝。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伸出援手,为大约25万平民提供避难场所,守护了无数生命。朗读结束后,日记中的这句话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果你可以做一些善事,请不要犹豫。”在多次的追寻与邂逅中,我终于看清了黑暗中指引着我们的光源——善之念。
善恶一念间,残酷的战争也许始于邪恶和贪念,“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每一个倒下的生命背后都是一个痛苦的家庭,而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能慰藉创伤的心灵。“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若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不忘伸出善意的援手,人性便不会走向堕落的深渊。“积善成德”,每一次的帮与不帮的选择汇在一起便书写了人类历史。
“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不论是春秋战国、抑或唐朝,还是近代;不论是在南京大屠杀,还是犹太人集中营中法西斯纳粹暴行中,战争的悲剧不断重演。铭记历史,不仅仅是记住过去,更是为了未来。新世纪的一代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公祭仪式、紫金草行动、出国留学的“行前一课”提醒我们时刻反思历史,追寻人性之光,才能许未来一个和平的世界。
“咚——嗡——嗡——”钟响。我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坐在妈妈旁边无助的小男孩,看他慢慢长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看他慢慢添了白发,而此刻,他正忙着为纪念馆的游客讲述着亲身经历,不远处站着他的孙子,那个带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正在用力地抓紧钟槌撞响和平大钟,稚嫩的小脸充满了朝气。他身后,和平大钟泛着古铜色的暗光,蓝天白云,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