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青年当自觉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有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那我们青年一辈在最可宝贵之青春时期该做什么呢?我以为,吾辈当自觉!
何谓青春?青春青春,青年的春天,即一个人一生中最具活力与朝气的时期,它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一只帆船,探索着未知,昂扬向上。何又谓自觉?自觉自觉,自我觉察,即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它就像理想彼岸的一座灯塔,可以使我们青春的帆船有具体的指引和方向。
自觉性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便具有的美好品质。曾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观点,由此可见,他在很早之前就知道了每天自我检查省察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智慧传授给他的学生以及后世的人们。
在近代的中国,也不乏有伟人具有自觉性的事例。就拿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来说,周恩来总理小时候被老师问到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当周围的同学都还在回答着“为了赚钱”“为了父母”“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类的答案时,他却坚定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有了这个宏大理想的指引,再加上其自身的不懈努力,并不断地自觉约束自己,才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中国的外交才取得了“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历史性的巨大成就。究其原因,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周总理从小便具有的高度自觉性。
然而,我们当代的青年,恰恰就缺乏这样的自觉性。“躺平”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曾看到一则新闻,戴某应征入伍后,因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部队的训练和教育,不服从部队管理,而多次书面提交退出现役申请,曾企图私自逃离部队,甚至还用极端方式威胁部队。这种极端躺平现象,令人不齿。还有,现在的网红风靡一时,许多年轻人只想着现在不需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当一名网红,又有人气,收入还多。做着这样的美梦,于是,他们毫无负罪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躺平。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地思考和掂量过自己的人生,难道他们的志向就仅限于此吗?难道最美的青春年华就要这样死鱼一般地躺平过去吗?祥林嫂的眼睛还会间或一轮,以证明她是一个活物,吾辈青年,岂能只做一个躺平的木偶人?
因此,要想在将来“不因虚度年华而感到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那么在当下,我们就应该培养高度的自觉性,认真地省察我们的人生,对其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并为着自己最终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让青春之我,绽放青春之力量。
今日自觉在心,何时绽放青春?
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