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源的光可以照亮一切物,但它不能照亮全部,因为世界上总归是有“影子”的存在。
四五岁之前,一直是外公外婆照顾我,现在想起来,记忆早已模糊,但,有一样东西却深深地埋藏在记忆里,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是影子——外公和紫桃树的影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早在初二学习《小石潭记》到时候,第一次读到这句文言,外公家的院子便在我眼前浮现。外公家的院子,就是田园诗人的标配,尽管我不能回到东晋时期,会晤陶渊明,但我也能想象外公的院子和他差不了多少。
外公的院子是独属于他的一方天地,外婆也不能插手。有一块开垦过的土地,远远望去,俨然是一片靓丽的风景画。画的主体是一棵树——紫桃树。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了,孩子嘛,总归是嘴馋的,外婆告诉我说,这棵树是外公当时在我出生时栽下的,我认为外公一是为了见证我的成长,二是为了满足年幼的我对大自然的好奇,的确,直到现在,我依旧觉得,这棵紫桃树的果实比其它品种的桃子都更甜,更有滋味。
夏季,正是果实累累的时刻。满枝桠的紫桃,洋溢者浓郁的果香。可是在夏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树下的影子在另一个影子的召唤下摇摇晃晃,是外公。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这棵树在我的日夜期盼下茁壮成长,外公熟透了的果实摘下,两者的影子融为一体,仿佛是一个整体。在我看来,的确如此:外公摘紫桃给我吃。外公是为我,紫桃树也是为我。小时候的我,哪里懂得什么叫爱,什么叫奉献,当时只知道满嘴说“紫桃真甜……”。
我有的时候会自己顶着大太阳,跑出来,仿着外公的样子来摘紫桃,这时候,外公就会像影子一样跟过来,把我拉到影子下,“傻囡囡,不知道外面晒人呐……”那时候,我记得外公的身上特别凉快,我也不知道,究竟是紫桃树还是外公的影子守护了我。
18年夏天,外公病了。那次,我真正意识到外公老了。原来外公很瘦,手臂上一条静脉分外突出,我很难相信,这是用影子为我遮阳的外公。在病床上,他依旧温和,也念念不忘他的小院子。
他让外婆看着家里的紫桃,熟了就带过来给囡囡。外公出院的日子,医院里的桂花开了,我扶着外公,向着太阳前进,身后是两个身高相差不多的影子。影子随行,外公在慢慢变老,而我和紫桃树正风华正茂。外公的影子像是变小了,而我,却成了那个为他遮阳的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荏苒,惟爱永恒。
微风徐徐,连续的几阵绵绵秋雨,天空终于放了晴。再次回到那棵树下,看那雨后更显生机的绿意,叶子还没有回应秋天的呼唤,阳光也是,地上留着的,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