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世纪,人类的科技水平实现了飞跃,宇宙飞船的速度最高可达¼光速。科学家通过大型制氧机器在火星制造了稀薄的大气层和臭氧层,并发现火星确实有大量的地下水源,并可以将淡水抽取出来,供人类使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证明了人类将来可以移民火星,减少地球的人口负担。不过技术并不完善,仍然需要时间改进。在一切准备好前,人类依旧需要依赖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
反观地球,日本在二十一世纪排放的大量核废水,不仅污染了整片海洋,而且蒸发形成的降雨中含有有害物质。雨水不断冲刷着植被,导致有害物质深入土壤,即使植物成活,也会发生变异现象,并且吸收有害物质的农作物是不能食用的。淡水中的有害物质不断积蓄,能供人类使用淡水少之又少,更是有数不胜数的大型机器抽取着几十、上百米深的淡水……
人口也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人口超过了150亿,尽管人类不断实行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温室效应比以往更加明显,气象灾害增加、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变得稀薄、土地干旱,植被减少。紫外线辐射杀死了水中10米深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农产品、渔业产品减少。降低了人类的免疫力,患病率增大,皮肤癌患者增加……人类的又一个末日到了。
为了改变地球上的不利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上百个国家在思想上分为了两派:主张团结,利用科技改变环境,保卫地球家园的维护派;还有主张放弃地球,趁早移民并开发火星的移民派。
一场战争的发动总是会有导火索,两个不同派系的国家为领土边缘一处淡水湖泊归属权闹了矛盾,最终联合其他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水源争夺战争,各国无视条约,使用核武器,这无疑是加剧了地球被毁灭的进程。
战争持续了近5年,数十个国家在战争中被毁灭、吞并。战火所到之处,一片荒凉,昏黄的天空,贫瘠的土地,干涸的河床……150亿人在经历战争过后只剩下了近100亿人,四处是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饮用污水,受紫外线侵蚀,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一切都变得死寂……幸存下来的国家意识到:人类的命运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如果不团结起来,人类将会自取灭亡。
两派的代表国在战争结束后统一了观点: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号召所有国家利用尖端技术,批量建造“诺亚方舟”飞船,每年优先将一批身体健康的人移民至火星,预计在100年内能实现全面移民火星,在地球的环境自我修复后,人类再重返家园。
二十三世纪,最后一批移民者进入了“诺亚方舟”飞船,向着火星进发,在太空中,回头看着曾经的家园,太空中没有一点云层,海洋呈现出骇人的紫色,陆地上一片昏黄,没有一丝生机。
火星经过百年的开发,建造了人工的磁场和臭氧层,以此抵御了太阳风和紫外线辐射。人类聚集的地方已然呈现出一片繁荣,从地球带来的各种植物种子萌发出来,动物也在人工繁育下生存下来,让火星显得生机盎然。人们各自进行着开发火星的工作。火星上的工业、科技已经达到了地球二十一世纪的水平。火星上不再有国家的分化,人们统一了语言,并规定了制度,一切显得如此美好。
结束,亦是新的开始,人类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