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思想家罗兰曾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在追寻信仰的道路上,不少人披荆斩棘,即使满身鲜血也毫不退缩,只至最后追寻到理想的光芒。
点亮信仰,追寻理想,必经历磨难。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便印证这一点。1921年,这个伟大的政党承载人民的信仰而成立。党成立的初期,经历了重重磨难,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转移,开启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两万多里来的重重磨难,未能打倒这个新生的政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的信仰——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出现如今的新中国。100年来,在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信仰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不畏艰难,终是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港澳回归,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等辉煌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理想的证明。
点亮信仰,追寻理想,必不记得失。“两弹元勋”邓稼先,长期奋斗在核武器的研究领域,几十年的隐姓埋名,从未计较过得与失,只是为了一个信仰,让中国摆脱世界大国的核威胁,真正的立起来,强起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5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一线,90多岁高龄仍亲自坚守仍可在实验田间看见他的身影。这么多年来,他从未计较过得失,只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理想,让中国每一个人都吃上饱饭。这位老人的理想在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得到实现,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7的大国,摆脱了饥饿。人人都可吃上饱饭。
点亮理想,追寻信仰,必敢于奉献。在中国几十年的脱贫道路上,涌现出不知数的优秀脱贫干部,他们奋斗基层几十年,只为让中国进入小康社会,黄文秀便是这些脱贫干部中的一人,30岁的年纪,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不同于其他同学享受大城市的繁华,而是选择把精力放在脱贫道路上,作为扶贫第一书记,她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她必须深入,一线逐户走访,为百坭村的脱贫贡献力量。最终,这个年轻的生命倒在了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让他敢于奉献的精神,将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在点亮信仰,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无数人前赴后继,因为他们有信仰,有理想,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奉献。这些人就像火和光一样,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为后人提供光明。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当树立信仰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点亮信仰之火,追寻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