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
一袭青衣、蓄着胡子,光脚穿布鞋、低头念稿子。2014年4月,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的一张照片在网络走红,网民称他为“扫地僧”:虽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却随性超脱、活得纯粹。照片里,他瘦削的面庞上蓄着唏嘘的胡子,灰白相间的头发也有些杂乱;他黑衣、黑裤、黑布鞋,裤腿挽得很高,好似农民刚刚从田间插秧归来;他没有穿袜子,还时不时地翘起二郎腿。山村老人形象与教授院士身份,低调的打扮和高调的知识形成的鲜明反差,使李小文一夜之间成为网友们疯狂追捧的“网红”。
李小文,1947 年出生,四川人。1968 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 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科院院士,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 -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在学生眼中,他是怀有大智慧、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一样的存在”。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他把这个助学金命名为"李谦奖",这是他早夭的第一个孩子的名字。那时候刚大学毕业的李小文院士月薪少条件差,小孩出生之后营养不良还得了肺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李小文院士的家庭条件实在是很差,这个来到世界上不到两年的小姑娘就这样去世了。他把自己的奖金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年轻人,避免和他当年一样的悲剧。据他的学生回忆,李小文曾在课堂上说,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李小文的博客是学生与同行提疑解惑的平台。隔三岔五,就有人在博客里留下专业问题等待答复,李小文会挑出其中一部分解答。如果问题烦琐,他会主动要求对方留下邮箱地址。邮件里,他最爱用的落款是“小文”。
在美国读研期间,李小文做得最多的就是读小说:“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而他,自称黄老邪。
不论是令狐冲,还是黄老邪,他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深爱着他的“遥感”江湖。汶川地震后,看见中央领导去灾区的航班上检视的是工作照片或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地质学家嵇少丞曾评价他说,比起小说里黄老邪的“七分邪气,三分正气”,李小文是个有大爱的人。李小文的大学校友戴绍基说,他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李先生的前半生,其实是坎坷悲凉的,他从底层而来,世间冷暖都看在眼里,但生活再苦,也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大爱。他的一生,都在做加减法。他终其一生为祖国做加法。为祖国一生忠诚,无怨无悔;为遥感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学生倾囊相授,诲人不倦。而对他自己,李先生一直在做减法。他就像一个真正的侠客,视功名利禄如浮云,一身布衣恣意人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他所信奉的生活哲学。按照他的遗愿,他的灵堂,只挂了他的照片,
连挽联都没有挂。而他的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也简单质朴,送别父亲时,连鲜花都没有拿,只是手捧着她给父亲做好的,父亲还没来得及穿上的新布鞋。
“布鞋院士”到底触动了我们哪根神经?恐怕就在于那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当金钱、权力、时尚的势力大行其道时,真正能打动人的,真正能得到一致认可的,还是人生所能达到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总在抱怨社会浮躁、自己又欲振乏力的人们,猛然瞥见一个专注从容、自适自得的身影,悠然行走在欲望多于理想、空想大于行动的人群边缘,那种震撼是直抵灵魂深处的。
“布鞋院士”走了,但“布鞋精神”永存。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来说,这种精神都是值得遵循的认识基点和价值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