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古希腊国王,叫西西弗斯,为了让世间再无死亡,他绑架了死神,因此惹怒了天神。天神为了惩罚他,命他每天都要把巨石推到山顶,一到山顶,巨石便会再次滚落。如此反复,西西弗斯不得不无数次地把巨石推起。
诸神认为,在漫长的岁月里做同一件事,虚度岁月,便是最严厉的酷刑。
的确,这样的酷刑无论对人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是非常残忍的折磨。然而,寓言的作者加缪却写道:“登上顶峰的过程足够振奋人心,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这真让我匪夷所思。
当然,许多人或许会认为,这则寓言无非就是在探讨奋斗之于人生的意义。但我却认为,奋斗二字,远不足以涵盖人生的意义。
世间奋斗者很多,可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说自己之所以奋斗是因为奋斗便是他们人生的意义。革命者的奋斗,是为了人类的解放;慈善家的奋斗,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运动员的奋斗,则是为了更高、更快、更强……
因而,奋斗并非我为何而活的答案,只是通向答案的一个路径。西西弗斯同样也不是为了他那样的奋斗才幸福。
那么,他的幸福究竟在何处?
曾经,世间生命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使命,人生下来,也同样必定是有某种特殊的使命的。后来,我知道这种想法叫“形而上学”,也是我一直以来为自己存在的意义所困扰的根源。
前不久,我读到了介绍尼采的书籍,豁然开朗。
我一直困扰于无法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尼采却告诉我了——这个意义,我当然找不到,因为我的生命本就不是为一个既定目的而存在,而在于我自己的选择。
我参加作文大赛,如果知道有奖励后就会竭尽所能地选材构思,提炼出立意更高的主题,一心想得到更高的奖励;如果发现奖励子虚乌有,立刻就会兴致大减,浮皮潦草应付了事,甚或连参加的兴致都无。无疑,这样的我,是把获得奖励当成了参加大赛的目的。
人生倘若为这样功利的目的而活,和虚度有什么区别?
往更本质的深处来说,我作为生命来到世间,并非是由于“上帝的使命”,更不是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生命本身并没有任何使命,“他”甚至轻盈得几近虚无。
虚无?这听起来似乎玄奥而又……太过于四大皆空,甚至显得对自己太不负责任。
可实际上,这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其实空空如也的虚无不意味着悲观,相反,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因为虚无,意味着我拥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更拥有了自我创造的权利。
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所谓使命是虚无的,所以我的人生不会因为有一个“既定”的目的,就有了某种确定性。因此我不会,也不能因为一个所谓“生命的使命”一样的虚假存在而奋斗或者不奋斗。相反,我奋斗,是因为我要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不一样的人生!
那么,答案已经很明了了,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的奋斗,而是因为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意义。他在与天神无尽的搏斗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他的每一次登顶,世间便再无死亡,这是在为全人类而奋斗,因此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而我,也将是幸福的,因为我将用我的奋斗,为众生创造福祉,也就创造了属于我的独特的生命意义。
我相信,在自己的终点,可以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告诉他们,我的一生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