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初中组 0  万洪村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时间:2021-11-21 点击量:262 推荐量:0 评论数:
				

繁星点点 点亮心灯

我有群星在头上,屋里的小灯也要点亮。 ——题记 呕心呖血撰《史记》,名垂青史司马迁。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耀眼的王朝,抛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创举及帝王将相的飒爽风姿暂且不谈,单单一个《史记》便足以让汉朝在后人的心目留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历史镜像。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大帝,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公正而备受世人推崇,而他的作者司马迁当时在撰写这本史家之绝唱时,却承受着莫大的痛苦与煎熬,他因为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就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刑后他曾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曾不发背沾衣也。但,他为了两代人所坚守的未竟事业,他泣血坚持了下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用坚强不屈的信念,铸就了史记这样一部不朽的传奇,他在世人心中不在以太史令停留,而是以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被深深烙印在了后人心中。 一贬再贬坎坷路,磨难成就苏东坡。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在被贬海南岛后作的一首诗,在这略带调侃的诗句中既充满了堪破世事的洒脱,也流露出了丝丝的无奈。自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仕途之路走的相当坎坷,也是这一系列的变故,让苏轼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脱胎换骨,原来那个放荡不羁的苏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潇洒自如、豁达超脱的东坡居士。 我们都很好奇,才高八斗的苏轼仕途为何这般坎坷,其实用他弟弟的那句话再合适不过了“东坡何罪,独以名高”,人们都以为可以光宗耀祖的满腹才华却恰恰成了他人生的磨刀石;他才高八斗却又放荡不羁,久而久之对他因妒生恨的人越来越多,而他的文章恰又给了嫉妒者们可乘之机,一封《湖州谢表》把他从天堂打入生死的边缘,之后,他被流放黄州,一待就是三年。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醒悟了,他感受到了官场的险恶,同时他也明白了,以后的宦海沉浮,或许留给他的就只有“沉”了。 但苏轼是谁?他没有因为被流放而一蹶不振,反而振作起来,也许官场上的失意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可能都是巨大的打击,这恰如你行驶在一条平坦笔直的大路上,却被迫拐进了一条羊肠小道,但苏轼却在这羊肠上道上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被贬谪的日子,在苏东坡看来更是一种灵魂和精神的洗礼,他埋藏了以往生活中的曲折痛苦,他变的理性、睿智;他的豁达与随遇而安更为后人所折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和轨迹,但苏东坡活出了自已,活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东坡居士。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司马迁、苏东坡这样的人物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他们像一颗颗星辰,点缀着中国历史青黛色的夜空。 头上虽繁星点点,心中却还黯然无光,与他们相比,我生活在繁华盛世,但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有时会选择逃避,知难而退,这是庸懦的表现,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触礁搁浅,都希望自已的人生能够顺风顺水,倘若真的全都这样,那么世上哪还有《史记》,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血与泪、酸与苦的加持才成就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正是因为他那份近乎偏执、超乎常理的坚不可摧的信念,才让《史记》历经千年而不衰,历久弥新,学习也是如此,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相比司马迁,东坡先生留给我的最大印像便是他那豁达自信的性格,而这又恰恰是我需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没有几个人能像苏东坡那样适时的调整心态,潇洒的将烦恼抛在一边,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许是苏东坡独特的个人魅力。所以,东坡先生是我心灵的偶像。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独特的心灯,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也许它会在某一刻会被某件事或某个人偶然点亮,去照亮我们的前路,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它引领我们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它助我们成为栋梁之材,它让我们成为闪耀黎明的最美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