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小区外的小巷道里有一家小面店,店面不大,装修也很简陋,甚至连个招牌都没有,但生意特别火爆。面店的李老板五十多岁,听说铺面是老李家的老房子,他在此开了三十多年了的面店了。
但店中却有一个奇怪的角落,是一群拾荒者的专座,店中的人非但不嫌弃还和他们有说有笑。我第一次去他店里吃面的时候,就对这一现象心生疑虑,想要弄个明白。
一天早晨,我从一个经常在店里吃面的老顾客口中得知的原委。
原来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阴雨绵绵,生意本就不太好的面店顾客更是门可罗雀,老李闲来无事就玩起了扑克。不一会,门外进来了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面容憔悴,衣着邋遢,手拄拐棍,背着一个大麻袋,这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拾荒者,他嚷嚷着要吃面。
老李连忙起身帮老人卸下麻袋,给老人介绍店里各种臊子面,问老人要吃什么哪种臊子的面,老人突然一怔,老半天才说道:“俺只图能填饱肚子,就给我一碗清水面。”
老李走进厨房,做好了一碗清水面,但偷偷地在碗底放了牛肉臊子
子。热气腾腾的面一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就像几天没吃过饭一样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就发现了碗里的牛肉,疑惑地看了一眼李老板,李老说:“店里搞活动,免费送的。”老人心理明白这是李老板的善意,感激地点点头,快速地将碗中的面、汤吃得干干净净。这才心满意足地问老李多少钱,老李不假思索地说道,老人家,您就给两元吧,要是没有不给也可以。老人乐呵呵的说道:“我有。”说着便在兜里摸了半天,拿出一些皱巴巴的角钱凑齐了两元递给老李。老李接过钱说:“老人家,您要觉得面好吃的话,可以天天来。”老人连连点头,开心地走了。
此后,老人每天必到,和先前一样,老李和气地对待老人,老人每天享受着面店里的“活动”。可次数多了,店里的员工总会有不满,都在私下偷偷议论:“店里生意本来就不好,还要给他这么优惠,就是一碗清水面两元钱也不够啊!”。老李听到后耐心地开导员工:“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我不富裕,我能帮他们的就只有一碗面了。”老李还立下一条规矩:凡拾荒老人或遇重大困难的人都可以免费到他这儿吃面。于是众多拾荒老人纷纷来到他这小面店吃面,老李照样给他们享受同样的“优惠活动”。
又过了几年,老李的面店因为电线老化起了火灾,一把火把面店烧个精光,本就不富裕的老李大病了一场,在医院里呆了整整一个月。可那群拾荒人一次都没有来医院看望过他。
出院的老李没有直接回家,他想去看看自己被烧得很惨的面店。一到面店,眼前的情形让老李惊呆了,面店已看不出一丁点被烧过的痕迹,店铺门口上方还多出了一个“膳意面店”的招牌,比起他原来的老店醒目多了。店铺前一群拾荒人散坐在门前的地上,见到李老板回来了,全都站起来笑着齐声喊道:“欢迎李老板回家!”
老李还没缓过神来,这群拾荒人在他耳旁七嘴八舌地“唠叨”起来:原来这群拾荒人早上来吃面发现面店烧个精光,老李也住进了医院。他们商议,要帮李老板把面店重新开起来,他们买来装修材料,自己动手,刷墙的刷墙,铺砖的铺砖,刷漆的刷漆。还有一些人四处回收七八成新的二手桌凳、电器……唯有那个跟得上时代步伐的点餐设备是全新的。他们愧疚地说:“对不起,李老板,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没法给你一个全新的店……”
此时的老李已经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这群拾荒人嘴里说的粗糙的面店,绝对比他原来的老店光鲜多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火灾之后还能开店……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城镇,面店的生意从此火爆了起来。记者也来采访,并在各大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老李的善举得到拾荒人回报的事迹。就连政府都授予了一块荣誉牌匾,但老李并没有把牌匾挂在店前,而是放进了仓库,继续着他的善举……
我的心顿时被感染了:老李是善良的,那群拾荒人也是善良的。看来善良是会传递的,更会让世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