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为埃菲尔铁塔勾勒出一层光圈,为墨绿色的塞纳河水平铺上点点金辉,美的动人心魄。美,是人们的希望,是艺术的灵魂,可这就意味着美是脆弱的吗?我认为,美自身可散发万丈光芒,亦能照亮整个世界,照亮每个生命。
19世纪80年代末期的巴黎,一个弥漫着薄雾的清晨,卢浮宫旁的塞纳河畔打捞起一具溺水而亡的少女尸体,按惯例,尸体被送往停尸房等待认领,而停尸房的医生只看了无名少女一眼便被她深深吸引——无名少女脸上洋溢着笑容,嘴角轻轻上扬,可爱而神秘,微闭着的双眼仿佛随时都会睁开。她就是现代人工呼吸训练人偶“复苏安妮”的前身——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最初,少女的石像在法国文艺沙龙流传,未知的身世与无法言喻的笑容让无数艺术家为之倾倒,塞纳河畔的未名少女一时可以与《蒙娜丽莎》《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比肩。
但仅是外表的美丽,一个冰冷的石膏像又怎能谈及震撼二字!时间流逝至1968年,为推广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一位商人决定做一个人体模型教具,而塞纳河少女,这种具有亲和力的女性模样必然是不二人选。
于是商人便以无名少女形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呼吸训练人偶,并为她起名为“复苏安妮”,随着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推广,“复苏安妮”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据不完全统计,自1960年心肺复苏术推广以来,全球有大约 3 亿人接受过心肺复苏训练,他们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复苏安妮”的人偶教具学会了心肺复苏。
相信当年殒命在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不会想象到,自己离开人世的最后一个美丽的瞬间,居然让千千万万的人在溺水后,有了可以和死神争夺生命的机会。她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美这种所谓的脆弱与不堪一击的代表,也能影响世界,拯救他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伟人支持着美。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劳伦斯曾说:“人的灵魂需要实际的美永远胜于需要面包。”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断言:“世界将由美来拯救。”美,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亘古不变的地位,它寄托着百姓的精神希望,这便是美的力量。
而美是什么?是太阳日日喷薄而出,是月光夜夜照亮黑暗,是一枝枝腊梅凌寒的香魂,是一位位奉献者挺拔的身影。美,它是常见的,却并不平凡;它是辉煌的,却并不孤傲;它是灵巧的,却并不脆弱;它是有力的,却并不粗俗。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构造了我们的生活,也绚烂了我们的生命,所以,美不只是一个形容词,美还可以是一个动词,这便是美的力量!
清澈的塞纳河水面,承载着历史的倒影,承载着船只来来往往,凝视着那老者双眸般睿智深邃的河水,那清凉的水洗涤过心灵后,我清楚地聆听到,并知晓:它美丽的同时,还蕴含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