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叩……”,门开了,眼前之人着一身素衣,脸上浮现笑容。我跨过高高的门槛,绕过几条曲折的小路,来到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正堂,刻有“勤于研习”的匾高高地悬挂在正堂中。
同叶女士寒暄一番后,我进入了正题。“叶女士,您能向我们讲述您父亲的故事吗?”
“父亲呀……”叶女士顿了顿,缓缓开口:“父亲的一生都在‘追风赶月’,终于‘平芜尽处是春乡’”。
叶女士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听祖母说,父亲小时候生了场大病,病好后,脑子不太灵光。某一年,镇上庆祝丰收,呆在家的父亲听见外面的喧闹,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悄悄地溜了出去。一家商铺前人潮涌动,父亲凑了上去,扒开人群,钻进了内部。刚刚站稳脚的父亲一瞥,目光就被紧紧地吸引住。那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那龙飞凤舞的图案和那美丽的丝线让是台湾人的父亲第一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正是那一瞥,在父亲的心中悄悄埋下了一粒种子。”
“哦?原来叶老先生同刺绣的初遇是如此的奇妙,美丽。”
“奇妙算不上,最多只是有一丝的出乎意料。”叶女士笑着回答,“父亲读书时,祖父本想让父亲以后做一名人民教师,但年少埋下的那粒种子已经发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使得父亲违背了祖父的意愿,背上行囊来到大陆求学。这一学便是父亲的一生。”
“想不到外人眼中温和儒雅的叶老先生有如此坚定,倔强的一面。”
“父亲何止坚定,倔强。”叶女士陷入了回忆,目光中带有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文革时期,傅雷先生被划为右派,当时人人都避免与其来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父亲,为了向傅聪取法,不顾朋友劝阻和自身安危,一遇到美学方面的问题就同傅雷先生进行交流,希望傅雷先生和傅聪提出宝贵的意见。当然,父亲也有孩子气的一面。每次同母亲吵架时,父亲像只温顺的小绵羊,积极承认错误。可有时母亲过于生气,口不择言地提到刺绣的没前景,这可不得了,父亲一改往日形象,撸起袖子同母亲争执,像小孩子吵架一样,非要分出个所以然。父亲的成就绝不是偶然,正是生活中的‘不怕虎’,生活中的‘斤斤计较’才有了收针时的决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父亲在江南水乡中寻觅,在中华大地上扎根。”
“叶老先生确实伟大!但我曾读过一段您对您父亲的描述:父亲总是很忙,很忙。当我出生时,他在中华大地的另一头;当我成长时,他孤灯草茹伴长夜;当我喜悦时,他只留下了一个忙碌的背影。不知您可曾对您的父亲有过怨言?”
“埋怨肯定是有的,但当我成为了同他一样的人后,我懂得了那份忙碌的背后。那是一颗对热爱的事物的追寻,那是对璀璨明珠——刺绣的传承,那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根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