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一阵微风吹过,夹杂着一股稻香。我缓缓睁开眼睛,一片金黄映入眼帘——丰收的季节将至。看着田间的水稻点头哈腰,向每一个过路人问好,这样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我转过头,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垄亩。头戴着草帽,身穿着再普通不过的衬衣。但却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袁隆平爷爷了吧,他身上的光芒似乎并不会因为他的穿着而被掩盖。老人认真查看着一株株水稻,毫不分心。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让多少人摆脱了饥饿啊。当空烈日,他将汗水挥洒于田间,播种出无限希望。
午后,刚刚忙碌完的他坐在树荫下,轻轻扇动着手中的蒲扇,目光还是聚焦在水稻上。我走到他旁边,为他送上一杯水,满怀敬仰的看着他说到:“袁爷爷,您辛苦了!”他边笑边说着:“让老百姓远离饥饿的事,怎么能说辛苦呢?”袁老接着拿起手边的一颗稻穗,“丫头,你看这水稻虽小,却能填饱许多人的肚子。我经历过挨饿,可难受嘞。现在啊,水稻亩产还在增长,很快就能让更多的人不用再挨饿喽!”
我找了块儿空地躺下来,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午后的风依旧温柔,枝头的树叶沙沙作响,稻花香中,便能听取蛙声一片。恍惚间,脑海中又出现了袁爷爷在田间劳作的身影。他曾种下两个梦:一个啊,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可以坐在禾下悠然地纳凉。另一个则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再度睁眼,我已身处大漠,我所面对着的,正是早已名传千里的敦煌莫高窟。高大雄伟,气势恢宏,让人眼前一亮。当我走进洞口时,便能看到墙上的每一幅壁画都熠熠生辉。我被副壁画所吸引,站在它面前看了好久,想去领略它的风采。“这幅画啊,叫‘引路菩萨图’,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它的意境。”一道和善又亲切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正是守了敦煌大半辈子的樊锦诗院士。我走到她身边,笑说道:“樊奶奶,还得麻烦您来解说一下哩。”
整下下午,我们都沉浸在一幅幅壁画中,感受着敦煌的魅力。刚看到樊奶奶对每一幅壁画都津津乐道,看向它们的眼神中都闪着光时,我想,她一定对敦煌爱的深沉吧。
夜幕降临,月亮姐姐开始上班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我躺在床上,不由得陷入沉思。袁爷爷一生都在追寻着同一个目标: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每天披星戴月,夙兴夜寐,只为更快的实现这一目标。樊奶奶扎根大漠,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敦煌。只为保护好、传承好敦煌文化,让更多的人看到敦煌的美。
他们穷极一生都在追寻着一束光,都在矢志不渝地追寻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他们的追寻值得吗?时间总会给出答案。后来的后来啊,袁爷爷邂逅了高产水稻,稻香十里不再是梦。樊奶奶邂逅了数字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有所保障。
我们从不曾停止追寻的脚步,也总有一天会邂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