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阳光正好
每个人的心中都开着一扇窗。窗外的风景从未改变,但看客变了,他们眼中的风?景也在改变。
倘若你心中的那扇窗明亮干净,你便能看到朝霞落日,星辰大海,你满眼都是大片大片绚烂的色彩;倘若那扇窗久未擦拭,布满尘埃,你便只能看见阴云密布,沟壑纵横。你的眼中只有无尽黑暗。
曾在《圣经》上看过这样一句话:眼睛就是身上的灯。是啊,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而我们心中的窗,正好似我们观察世界的眼睛。如果一个人对生活饱含热情,充满希望,他的窗户也是明亮的,他看到的世界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可如果一个人消沉颓废,对生活丧失信心,他眼中的世界只会充满悲哀与痛苦。由此观之,心态决定着人们所能看到的景象。
此外,一个人心境的高低和追求的不同,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视野。其实,我一直都很向往苏辙那种“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的生活方式。我愿意买下这样一座小阁楼:它一定会有一扇明亮的窗,一张干净的小桌,偌大的居室内只有我一人。我可以悠然自在的生活,无人打扰。我愿意在每一个清晨,用指尖玩弄透过玻璃洒下的阳光,在每一个午后,坐在小桌前懒懒地写着只属于我的诗,以此宣泄我无处可去的文青情怀;我也愿意在每一个傍晚,用心捕捉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对于每一天看到的景色,我都如获珍宝,因为每一天,我都对生活充满希望。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像有些人不愿打开自己的窗,执意要把那温暖的阳光关在心外一样。其实,热爱生活,首先要从接纳生活开始。接纳生活的一切美好与不美好,经历一系列的浮浮沉沉,你才能懂得窗外美景的难能可贵,才会学着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终于,当你的胸襟变得宽阔,内心也更加淡泊宁静时,你放下心中那固执的念想,准备回头开窗时,却惊讶的发现,你的想法竟然与无数大师不谋而合——陶渊明身处“环堵萧然”的陋室之中,过着箪食壶浆的穷困生活,却还能悠然自得;川端康成曾四点起床,陪一株海棠共同打发无眠之夜;梭罗在与世隔绝的瓦尔登湖生活时,还不忘回忆他曾拥有的“无数个艳阳天”……这些伟大的人们,心中的窗都是一尘不染的。他们以悠然自得应对无奈落寞,他们用淡泊乐观化解贫困潦倒。这些深埋于他们心中的宁静与高雅,让他们早早地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发掘出了潜藏的美好。
反观当下,在这个众生喧哗的时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似乎早已变成奢求。人人都想获得一切,却在欲望的洪流中渐渐迷失自我,最终连生活的筹码也一并输光,变得一无所有。繁忙却空虚,这是现代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懂得如何慢下来去发现,不懂得如何欣赏,甚至不懂如何去爱。他们不爱生活,不爱他人,甚至连自己也不爱。他们也许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却是生活中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试问,我们有多少天生活在无穷的黑暗中?我们有多少次与生命的美好失之交臂?我们有多少次忘了擦拭自己心中的那扇窗,然后好好观察一下这个世界?我们是否已经彻底忘了,忘了窗外一直有阳光?
所以,当你觉得无路可走时,当你感到心灰意冷时,当你看见前行之路荆棘丛生时,请你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擦干不甘的泪水,抹掉落在你心窗上的灰尘,然后轻轻推开它,你会发现——
窗外,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