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世界闪闪发光
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
――题记
2020年除夕夜,人们带着希望与过去的2020年挥手告别,但病毒却为之带来了一丝阴霾。随着众多网络媒体的报道和确诊人数的大数据不断增多,人们也从起先的半信半疑变为了恐慌和不安,开始迷茫。
河北的疫情最为严重,它比其他的城市传播速度更快且范围更广,这座城市一点一点被黑暗笼罩,但正当人们处于绝望之时,他们出现了,他们拨开迷雾,让光明一点一点照亮这座暗黑的城市,让阳光一点一点洒在这座凄冷的城市。他们前仆后继地奔赴战场,他们是守护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日夜不停为城市消毒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听说血小板供应告急时争相捐献的百姓们……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让河北在三天内完成了千万人的核酸检测。众多外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高呼羡慕:“太酷了!这就是中国速度!”
在河北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点的建设现场,这片空旷、长久以来无人问津的土地上,此时热火朝天。“以前施工论天,这次施工要论秒!必须快点,再快点!”在中国速度的背后,是默默付出的中华儿女,他们用点滴力量凝聚成了不可阻挡的伟力。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在疫情来袭前,他们已做好了旅行的计划,有了已约定好的聚餐,期待着和家人们的一顿年夜饭。但在生死攸关之际,他们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前行,他们坚守在一线,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对待抗疫之战,与其说是科技与病毒的较量,速度与死亡的较量,渺小与强大的较量,不如说是一场人心与时间的较量。在疫情期间,带队在防控一线战斗了整整29多天的医生朱峥嵘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离世,享年48岁;连续坚守岗位20多天的辅警马永猝然离世,还有2天就是他的25岁生日;在湖北武汉抗议时不幸感染的医生夏思思,因抢救无效去世,年龄仅有29岁……无数医护人员、逆行者们舍生忘死,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在我们如今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抗疫英雄在负重前行。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他们用汗水与温情建造了宏伟的城墙,这份情怀感动、鼓舞着患者和家属,在病房里彼此传递着一种烛照心灵的爱,不仅治愈了病痛,也治愈了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感慨道:“中华民族能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疫情防控的战场上看不见硝烟,但生与死的考验是真真切切的。正是这些坚守的平凡英雄,这种生命至上、挺身而出的抗疫精神,让中华大地哪怕身处凛风之中,也能看见春天绽放的花朵,他们为这个冬日刻下了最美的背影。
他们是光,是救赎,是信仰,也是希望。他们让世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