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永远的光亮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沉积,历史为我们留下来了诸多优秀的文明之书,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风尘吹蚀而消弭,却可以在不同的时代历久弥新。在我看来,中华文明,即为这些书里所传达的精神文明。
文明之书,传达了中国人舍私利而取大道的大无畏精神。泱泱华夏,多少大义之士,谱写文明之书,彰显舍己为人的精神,为后人做出榜样?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舍弃自己舒适安逸的生活,先想到普天大众的疾苦,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舍我而为天下人,使后人读之泣下。除此之外,范仲淹贬官郑州,却不曾在意自身利益,仍然“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天祥深陷敌营,却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垂名千古。假如没有这些先贤们留下来舍己为人的文明精神,那么或许也就没有今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平凡却不平庸,他们一直籍籍无名,却非碌碌无为,他们读中华文明之书,放下个人利益和享乐,以无我的赤诚改变了他的命运,更感动了整个中国。这又怎么不是中华文明之书所带给我们的呢?可以说:成大事者,必先读中华文明之书。
文明之书蕴藏着中国人的勇气。数次阅读《史记》,司马迁在黑暗的牢狱中做出如宝石般璀璨的史书精神,正是中华文明的勇气之书。在《报任安书》中,“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巨大的耻辱,虽是一时的顾虑,但并未成为束缚他志向的羁绊,他用锋利的思想和哲人的诗句,为一个时代画开了史书的光亮,照亮了每一位成功者、失败者的历史生涯。试想,倘若司马迁没有在黑暗前的勇气,或许也就不会有今天为后人所传颂的《史记》了。可见中华文明之书的背后深深蕴藏着中国人的勇气。
文明之书也教会了中国人善良。尽管有人说中国人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善良的精神文明却一直是中国人最耀眼的闪光点。几百年前的文明之书最有说服力了。几百年前的《三字经》中就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也主张人要善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古代先贤们的教导,中国人也的确做到了,甚至难以被别人所理解。例如,抗战后,中国人民收留了2800多名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多少中国养父养母,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但还是会尽全力哺育了这些遗孤。中国人的善良是一种优秀的精神文明,即使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即使曾经遭遇过命运的不公,即使荆刺丛生,也难以动摇,难以玷污。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历史为我们华夏文明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书,而作为中国的当代青年,我想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先读好先贤留给我们的中华文明之书,体会其中精华,汲取营养。然后从自己的生活画卷开始,执笔作文明之画,做中国文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