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定是种下了火焰的种子,迸裂出了生命应有的坚韧层次。
——题记
风吹雨成沙,赤手空拳的少年骄傲无畏、困顿迷茫,扪心自问,在巨大的压力下,青春应有的坚持不懈、拼搏精神与年少轻狂,你仍紧握着吗?
一次偶然,我看到了这样一部纪录片,片中他们带着华夏儿女理想,远赴西北;捧着一颗炽红丹心,隐姓埋名;怀着满腔报国深情,燃烧生命。这使我沉浸,压力渐渐被释放,深刻感受到了平凡却又伟大的力量。
那茫茫草原之上,被注入了太多太多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而这“两弹一星”功勋力量,正是中国今天强大和自信的源头。在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薄弱之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放弃优越的生活,投身于振兴中华的道路。
一个令我感触很大的片段,那时人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工作。窗户紧闭,放眼望去,满是一片黄沙;纱帘微动,极目远眺,才终于看见几株白杨傲然挺立。然后走来几位面上欣喜又带兴奋的青年,喊道:“同志们,新装备来了!”忙碌却不辞辛苦的人们抬起头,带着眼神中的疲倦与期许,注视着青年怀里所谓的“装备”。封口被打开,可拿出的新装备,却只是算盘。巨大的计算数据,竟只用算盘吗?!
“只有算盘呀。”有位年轻人有些无奈失落地说。“对,就是算盘,这些也是工厂加工加点赶出来的。加油啊,同志们!”条件的简陋阻挡不住人们心中的决心与信念,阳光被层叠的窗帘过滤,漏在了他们身上,也照映于我心,变成了淡淡的摇曳着的光晕。
也许有人会问,只用算盘怎么能算出第一颗原子弹?但他们,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可以!艰苦中执着辛勤的中国人可以!拨动算盘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回荡,钱学森坚毅回国建设祖国的举动让人难以忘却,郭永怀留下的无限精神财富值得学习……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给了新中国坚韧的铠甲,所有为国奋斗的先辈也被历史永远铭记,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了祖国独立自强的一片天。
纪录片至此结束,可功勋精神永恒,当我在这片中找寻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便无限相信永恒的精神的力量。我们身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应将这为国奉献,矢志不渝的精神传承下去,化作成长路上前进之力量,大有可为,更加无所畏惧地奋勇向前,做个坚韧而有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