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在有光的地方,它总是伴随你的左右;即使没有光亮,它也会蓄势待发,一有束光就急不可耐地蹦出来,在地面上留下专属于它自己的痕迹。
我似乎从小就与影子十分有缘。
在脑海的深处,我还能发掘出我第一次注意到影子时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之中,整片河滩成了金色的海洋;但在金色中,又有一条黑色的长带,漂浮于海面上,向远方延伸。这是奶奶带我去家附近的一条比较大的河滩上玩后归途的景象。据奶奶说,那时我才三岁,就对所谓的“黑色的长带”充满了好奇,甚至想用手去抓住它,最后当然是一无所获。虽然当时的想法已经忘却,但记忆中的那挺直的影子,却怎么都不能和现在佝偻的背影相重合。
在脑海的记忆之流中,我还能找到我关于影子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我小时候很贪玩,天天跑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们一块在河岸的树林里玩捉迷藏,每次我都躲到一片灌木丛之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我。在一个与往常无异的中午,我照例跑去灌木丛里躲。可是刚想钻进去,就一脚踩了个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几天前还绿油油的灌木丛,只剩下一个近两米的大坑,要不是我生的壮,可能就当场骨折而不是仅有较大面积擦伤了。即使如此,我当时也被一下子摔懵了,没反应过来,错失了最佳求救时机。当我会过神来时,就没有人回应我的呼喊了。
大约喊了几分钟后,我就放弃了求救,坐在坑里什么也不想。太阳在渐渐的下沉,我的心也慢慢的沉了下来。
黄昏临近结束时,在坑的一角享受着“最后的阳光”的我,听到了我的名字。我立马大声回应,希望那个声音能听到我的求救。
声音越来越近了。
突然,我眼前的阳光被遮挡住了,取而代之的是影子——一个高大,健壮的影子。它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连太阳的光辉也无法穿过。在阴影中,,我认出了这个阴影的主人——我的父亲。他看着我,没有多说什么,把我拉了起来。
虽然他没有表现出来,但我知道他还是很关心我的。回去的路上,我与他并排行走。虽然他的身躯依然很大,但影子却像松了口气一般,有一点放松、自然了。现在想来,那时的观察力还挺敏锐,连影子的变化都能注意到。只是直到我和他走在走了无数遍的回家的路上时,我才发现:原来那矮小的影子变得高大,那魁梧的影子竟变得有些沧桑,不再挺拔。
我以前认为,影子只会随光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但现在我发现,原来影子也会随着时间的前进而改变,变得或高大挺拔,或佝偻沧桑。即使我不想让它变化,但它也总是在一点一点地变,让那些珍视我的影子变得日益沧桑。我只能想方设法盯着这些影子,让它们变化得慢一些,至少还能再陪我度过几十年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