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着,盘旋着,从这一座山到那一座山,车里空气混浊,还夹着刺鼻的汽油味,一行人无言地瘫在座椅上,紧紧地裹着棉袄,手里端着相机,面上挂满了疲惫与尘土。他们不知道在这山区转了多久了。
“嘿,我说,咱这拍的差不多了吧,能回去了不?”突然,有人在一片沉默中开口问道。“是啊,兄弟们,我们为希望工程拍的够多了,也有比较满意的照片了,肯定有能用的。”“我想回了,这儿条件太差了,还冷的不行。就算是再有意义的事,我也实在是受不了了。”你一言我一句的接茬,引动了大家这些日子里的积攒已久的情绪,叽叽喳喳,车里一时盛满了叹息与苦怨。他坐在窗边,没有附和,手里的相机不断回放着之前抓拍到的画面,一张张孩子的脸从他的眼前滑过。的确,喜怒哀乐,生活学习,看起来什么类型的都有了,他们真的该回去了吗?
随着最后一张照片的滑过,他抬起头,望着众人,“再去一个村吧,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大家安静了,面面相觑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车停了,众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下来,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这里也和先前一样,是个落后的小山村,小学的地点也是打听了多次才找到,孩子们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磨坏的鞋,小脸灰扑扑的,在一间教室——也不能称为教室,最多只能叫在一间不太漏雨,有桌椅的房子里读书。孩子们见到他们很惊奇,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站得远远地,只是时不时偷偷瞧一眼。
大家心有灵犀地主动去和孩子们打招呼,他和老师交涉好,在窗外选了个角落,准备抓拍点他们的学习生活。
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了,屋外的群山阻挡的日光照进教室,阴暗的房间里,一群孩子在聚精会神地写写画画,他想,今天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了。然而,望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他还是举起相机,总归是要给他们留个纪念嘛。
他上举下摆,试图找到最佳拍摄角度,一个小女孩被他的动作所吸引,好奇地抬起头,看向他的相机。
他的镜头里闯进了一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呢?瞳色漆黑,如同四周的山,沉闷,封闭,见不到大片明亮。可她的眼底总有那么几点光,从她笔下的书本反射而来。
他呆滞了,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就连光影都各司其职,她的纸笔如同一团温暖而耀眼的火焰,映着她整张脸都变得无比明亮。她的身后是阴沉,身前却是光明。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他没想太多,只是觉得自己找到了所追寻的东西,只是觉得有人应该为这火再添把柴,让它烧得更旺,就按下快门,拍下了照片。
下课了,老师和孩子们离开了教室。他出来时,他的同伴们正和孩子们聊天。“你们最想要什么啊?”同伴问。
孩子们有些兴奋,却也含着几分羞涩地说:“叔叔,我想要新衣服,还有笔和本子。”“我想要爸爸妈妈回来。”“我的鞋冬天穿不得,太冷喽,我走山路走多了,它磨破喽。”“叔叔,我想把书读下去,然后去山外头看看。”
“我想继续读书。”
“什么是希望?”他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地游戏着,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如同火苗一样温暖着冬日,眼眶微微湿润。
“大概就是,让这些祖国的火种能有光明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