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张芷溪 王恒珩 四川
时间:2021-11-27 点击量:431 推荐量:0 评论数:
				

以洽畅之姿,与光同行旅

追寻是奔跑的姿态,以进取的心情翻涌周遭气流,追求生命的高度;邂逅是恣然的姿态,以自然平和的心慢行于人世间,追求生命的宽度。 是以追寻的步伐迈向大千世界,还是以邂逅的脚步独往桃花源?我以为,无论是追寻还是邂逅,只要是内心向往的方向,与光同程,皆是洽畅的姿态,皆是生命的良好状态。 邂逅,是菩提树下的修行,把握的是清淡的欢愉。东篱下的酒碗,一把便撞碎了南山。邂逅,是陶渊明的隐逸闲情,修的是淡泊之心;邂逅是纳兰容若所咏:“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的顺畅意。日月既往,不可复追,邂逅虽是慢行,却也回归了生命的本身,以静谧的心境,秉持通达顺畅,开拓自我人生的边疆,淌出了一片江河。我想,这或许是林清玄于名声正盛时选择退居山林,沉心写作的缘由吧,——且因邂逅本身,已然是足够美了。朱自清的月夜蝉声,贾平凹也以明月松间,照着一片娴静淡泊的灵魂,以石上清泉,流出一江春水洗涤庸碌劳累。邂逅,归宿心灵的虔诚,向着心中的那座灵光塔,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追寻,是一往无前的奔走,把握的是炽热星光。追寻,是追亦是寻,有拼搏、向上的冲劲,也不失初心似磐的坚定寻找。“年近古稀仍伏案,犹向苍穹寄深情”,卫星之父孙家栋,用青春浇灌航天事业,以雄心筑中华,无悔用一生追寻心之所向;“敦煌守护者”常书鸿,于西北风沙中修复敦煌壁画,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工匠精神诠释着他的选择——追寻,追寻前人的脚步,听文化破碎的哭声,逢文化的新生,坚定地与敦煌长守。岁月失语,为石能言;追寻,是怀揣家国情怀的迈步。正如鲁迅所感,“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是新文化运动旗手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于一切不得救中得救。追寻,以进取精神创造着个人生命,以至国家未来,世界大局的更多可能,是就算逆水行舟也要踏浪千叠的炽热! 所以,无论是邂逅还是追寻都是生命流动的态与势———只要我们与光同行旅。而光,不在外物,只在吾心。是以木铎之心,素履以往之。周国平曾有言:“人生贵在行胸臆。”努力丰富自我人生的价值并从小我中见大我,塑生命以生命,那便当我们回眸,把一生看过,才能少得愧意,感念值得。 于岁月,踏征途;于一世,去修行。修行“外”,更修行“内”,擦去尘埃,抖落喧嚣,——“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跟随生命的真吧,把瞬息筑成永恒;跟随生命的光吧,以洽畅之姿,追寻或是邂逅,去往生命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