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千古,露往霜来。当山光已残,水色阑珊之时,世人仍高举着火把,提着灯笼,拿着探照灯风雨不动地前行着,追寻着。邂逅的美好源源不断鼓舞其永不停歇,心与精神的慰藉由此得以满足。
追寻庄子的理想与精神,其持竿不顾的洒脱,绝然出尘的魂魄和鲜活涌动的剪影跃然心海。两千多年的追寻与传承,泛黄的文字间流动着庄子的故事,他的理想依旧被置于读书人的案前,成为他们精神的伊甸园。庄子大树常青,永垂不朽,而他的思想则正如他所说:“薪尽火传,不知其尽。”
我们的追寻让庄子的思想嵌进我们的血肉,走进了我们代代相传的记忆。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绝非为己却非我莫属”的伟大牺牲令世人为之瞠目。他屹立不倒的身影驱使人们去追寻他苦不能施的抱负。“屈原十二疑冢”是百姓对他清白之身的追索,端午节告诉世人再长久的生命都无法盖过比汤汤江水还要绵长的追思,比滚滚江涛还要激越奔腾的活力。
天地之逆旅,百代之过客,但我们的追寻却让屈原的精神长抒不朽,生动不息。
不断的探索,不休的追寻,让我们不期而遇了多少美好。或是与生命的另一半结为伉俪,或是与科学结缘,或是解锁财富密码,亦或是种种熠熠生辉的瞬间。邂逅像春日暖阳温润了追寻者的心灵,像永动力驱使其不知疲倦。
人与人相濡以沫间,居里夫妇对镭的追寻让他们邂逅了彼此,老旧实验室里艰苦钻研的四年是彼此惺惺相惜的美好光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间,无数小隐隐于山的居士墨传了他们与山水邂逅的闲适情感;万物共生,默契地维持自然稳态间,万物邂逅酝酿的生命和奇迹于无声中潜滋;而人对宇宙的探索,又何尝不是以追寻为旗,得邂逅为风向的不竭探索呢?
而当书写自己一生沉浮之时,我们眺望着不见彼岸的的海,迷茫地跟随些四散的云雾,盲从时而飞溅的浪沫泡影,怎叹何处是归途,苦问心得安在。追寻不是提笔写上一纸的荒唐话,而是手指与掌纹加在一起蓄力迸发时,心头愈加坚定的那一股力量。沿着古今拓下的脚印,我们依靠知识与科学追寻贯穿始终的奋斗精神与目标,不断地挥泪洒汗,苦尽甘来。曾缠绕心间的撞到瓶颈的挣扎,遥遥无期的等待,收入囊中的自信和当下付出的努力,都是我们收获的甘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邂逅则是馥郁果实的代名词,见证过汗水的追寻才能与邂逅期遇。
时光永是流驶,我们试图用追寻掀开各自生命的华章,以邂逅为章印戳那些付出过的努力,让心灵止渴,让生命繁衍,让技术进步,让人类未来蓝图多彩。
展望,听风,是追寻在让邂逅锦绣,是邂逅在芬芳追寻的脚步。对此,我们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