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程子豪 彭慧 四川
时间:2021-11-27 点击量:417 推荐量:0 评论数:
				

跨越星际,追寻鸿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了我独立的精神,我要用它追寻真理。群星闪烁给了我完整的心灵,我要用它追寻至爱。 真理·人类 智者言,当人类抬头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要飞向宇宙。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那么他们理解开它只剩一步之遥——地球生命用了40多亿年出现了仰望星空的原始人,那一刻距离建成爱因斯坦赤道不到40万年,其中最关键的加速期不到500年。如果说原始人用几分钟看到了一块宝石,那么此后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将它捡起。《2001太空漫游》的经典镜头亦是如此,从抛向空中的骨头到茫茫星空中的飞船,看似不和谐的剪辑,隐藏着伟大的哲思。 所以人类追寻真理之光的脚步从未停歇,就像《自然》期刊编织的论文延伸立体图,在黑色的背景中一个个代表论文的点汇聚成线,一条条线汇聚成光,照亮人类探索未知的远方……而真理何以驱使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因为真理具有令人窒息的美,令人疯狂的残忍,令人醉心的温柔: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即使移山填海一瞬之间,跨越时空须臾片刻,——真理仍然在那儿,唯一不被转移,不会改变的存在,一切都注定于120亿年前那个没有规则的规则,没有尺度的尺度,空无一物又横亘万物囊括宇宙的,奇点。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类可能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造不出一个在任何测量下长宽高都是1:3:7的方碑,但人类的意志最伟大之处便在于不会停止追寻,停止对终极真理的追寻。这也正是吹刮着罗素博士一生的不曾休止的风,吹刮着每一个仁人志士的风,吹刮着整个人类种族的风。 爱,爱?爱! 假如《三体》中构想的黑暗森林真实存在,那么宇宙何以照进阳光?答案是燃起爱的火种。人类迟迟未看透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不是因为文明进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识,是因为人间有大爱。 昔日普罗米修斯以身亲犯天条为人类带来奥林匹克之火,从那时起他对人类的至爱就感染了整个种族。在深沉的苦难中,爱是人类最坚毅最持久,至圣至伟的力量。“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人类在大低谷纪念碑上的镌刻昭示着向死而生的坚决;“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突出着人类克服灾难的不屈。而这些背后,是爱驱动着追寻。是的,爱是唯一能够在时间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遗珠,当这样的大爱具象成个体之爱,生命便闪闪发光。爱人之间的耳鬓厮磨,父子之间的尊爱羁绊,家国之间的仁义相存……爱的创世之光湮没了一切,变为宇宙间绚烂的焰火;焰火熄灭,空间在瞬间变得水晶般透明,星海涌起,晶莹的光芒织成银色的巨毯,震动着奏出华美的乐章。——哦,爱的萌芽在宇宙萌发成长。 人生来便有追寻的自觉,我们的命运遥在天际。当薄暮的夕阳渲染金色的晚霞,我们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知道太阳还会再升起,天光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