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陈建彤 沈文静 江苏
时间:2021-11-27 点击量:336 推荐量:0 评论数:
				

追寻与邂逅

天色仍有些昏暗,但远处泛着金色光辉的天边提醒着——它来了。 他正放下笔凝望着渐亮的天幕,是他所期盼的黎明到了。他微微显出些笑意了,于是他又提起笔,“那我便是唯一的光”。他是鲁迅先生——黎明前呐喊的斗士。 最初的印象是课本上的插图。起因是那闲暇时,随手翻看着语文书的目录,竟看见了那少见的姓,心里想到:即使是身边认识的人中间,也没有个姓鲁的——现在已经是了解了先生姓周,当时却止不住的好奇——于是便对这令人新鲜的姓氏探究一番。那课文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的左上角就贴了一张他的照片。 照片上的他留着直棱棱的平头,以及硬黑坚挺的一字胡,严肃冷冽,不可亲近,正如他不屈的性格。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简约生动的文字,却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咦?这若不是先看到先生的尊荣,我甚至可能觉得这文章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叔作的。都说见字如面,他的对比反差却让我更激起无比好奇——也许,他在冰冷的面具下,掩藏着什么。 我想更进一步了解、走进、追寻他。 所以我找到了《朝花夕拾》,是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晶莹的晨露依傍于花瓣之上,美好无暇,等到太阳西下之时再采下鉴赏。听上去好像的确很温馨——事实上表面也的确如此——但是再次细细品读,好像又读出些不同的韵味。《二十四孝图》中,先生因“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引起反感,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露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无常》中先生讲述了无常因怜悯之心救人,却反遭打板子的事件,表达旧时人民对阴暗封建社会绝望的心情,对人世不公的愤怒;《父亲的病》中先生回忆起儿时为父亲请中医治病的事件,辛辣地讽刺了旧社会“名医”的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这些封建礼教、传统观念以及冷漠的欢呼,都仿佛在我的胸口上重压上沉重的大山。我喘不上气——我想他也是,是一种奋力挥拳却打在水波中的无力感,我合上书页。他应也是孤独的,而且体会较于我的将深刻的多,他沉默。 当我再看他严肃的、仿佛在凝视远方的脸庞,最初的违和感烟消云散,他就应是这副面容,坚毅、沉稳。我在想,先生会害怕吗?当特务们因他写了些“正人君子所痛恨的文字”而大嚷斥责、指手画脚,必须要抹去那揭露肮脏的词句的时候,他会畏惧吗?不,他不会。他赫然成了他自己。他的人格魅力使我邂逅他。 仍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论证的大致主题是“青少年是否应该多读鲁迅”。最后的结论是比较中肯的:“应该读,但是不适宜多读。”为什么?他将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先生是挣扎的斗士,在他那个阴暗封建,不见微弱星芒,唯留冷冽污浊的时代,曙光是极其渺茫的。但他在期盼,他在挣扎。“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他明知这是无谓的,但他无畏,他的使命——作为文人的使命——不允许他安于现状,他要唤醒这个世界。“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这呐喊,悲壮而激烈,震慑人心;这决心,微颤而坚定,令人失语。 这就是他。他的神情严肃, 显出孤独和毅然。他从根本来说,不过是个骨子里透着硬气的尘世中的凡人。但他始终进行着反抗,他抨击封建道德礼教,他讽刺“精致”的麻木青年,他彷徨,他呐喊,他想要拯救。他用理性的思维剖析僵化的社会现实,他用人性的光辉照亮黑暗的周遭。但当无人以诉说时,他亦带着吟啸徐行的坦然,带着最真挚的温柔。 是他,他便是鲁迅先生。 我愿走近他,追寻他,邂逅他,感受。感受黎明的来临——它来了。万物沉寂,唯他一人,呐喊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