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说:“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题记
清冷的月光如斑斑点点的碎银撒在着这个古老寂静的小镇的土砖上,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颤颤巍巍地爬上覆盖绿叶的红墙上,尽情地触摸着这世间万物。灰头白发的老人来到门前,干瘪而又满是皱纹的双手打开木门,“吱嘎——”一声推门声回荡在原本静谧的房间里,他来到床边叫醒了一个睡眼朦胧的卷发男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达芬奇。
这是达芬奇的第一节课。
老师告诉他光有三种,一种是直射光,像太阳和蜡烛。第二种是散射光,老师拿着一块透光的纱布遮挡住了蜡烛,微弱却透有力量的烛光均匀地打照在一尊石膏人像上,他舔了舔干涩的嘴皮抬头看向达芬奇黑暗里充满火光的眼睛问:“你能看到阴影所带来的深度和体积吗?”达芬奇这时才明白,原来阴影和光线一样可以突出物体,这便是绘画中的明暗对比法。一双充满魔力的手举着纱布上下移动,阴影的形状与面积此时也发生了变化。老师激动而坚定地说:“大自然中没有实线,但在人眼中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画出真相,从光明到黑暗,从表面到本质。不管光和阴影是在如何变化,物质的本质以及事情的真相是始终不会改变的。”老师领达芬奇来到阳台,看着凌晨的微光,“我这一生,都想捕捉这一刻的美丽但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绘画表面是在画明暗的一种转变,有实有虚,有明有暗,实际上绘画要画出内里所存在的真相和本质。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物体,所有物体表现出来的外在,都是由内里发出来的,你有心事自然会表现在脸上,能够看透事物自然而然就找到了绘画的真相,这也是达芬奇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他的名画《蒙娜丽莎》多年没有完成,正是因为他看不透画中的这个女人,也就看不透真相,所以才迟迟无法完成......
在二十一世纪,2003年的冬天。还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灰头白发的老奶奶孤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北京打官司,在罗翔的帮助下送到了法律援助中心,已经考过律师执照的罗翔在车上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他的身份,他在担忧同时也不想惹麻烦。在通往援助中心的密集的长梯上,只见她回过头转过佝偻的背脊对着26岁的罗翔说:“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雪停止下落,风也停止刮动,鲜活的心脏咯噔了一下,一双无形的双手触及了他的内心深处.....
2021年的今天,罗翔说:“这件事对我影响还是蛮大的。我就觉得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融化的冰水携带着小型的冰块随着大势流域的方向分散进入包裹的海洋,可冰水的流向是始终无法撼动绵延无尽自由漂浮的巨型冰山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蕴育着丰富的生物;它肆无忌惮地展示妖娆的身姿并散发无限的魅力;它是冰川上的“净土”更是极圈里的“保护神”。
依照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因此看着浮在水面上的形状是猜不出水下的形状。
我们能看到冰山上八分之一的形状,感觉得到冰山下八分之七的存在。纵于山下,化身为鱼,寻找与探索,光明与黑暗,真相与本质,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