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让世界闪闪发光
有人说:“善良是一盏明灯。”善良,是人最本真的精神品质。它是那样感性,那样温暖,让这个世界本不相识的人之间,多了份情谊,多了份感激。善良,正如暖阳一般,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闪闪发光。
自古以来,圣贤们都在谈论善与仁。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良心,触动着人的本真;义,是人们遵循的正道。于明君,仁爱善良乃治国之本。于君子,仁爱善良乃人际关系的桥梁。于庶民,仁爱善良乃拾起一块地上的香蕉皮,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人的一生,善良是我们所遵循的大道。
古代的明君们,他们虽身居高位,包揽万物,但仍然尊贤纳谏、体贴百姓。宋仁宗,便是这其中罕见的一位,他能宽容他人对自己的批评,能挨饿于夜半,而不劳累他人。苏辙在参加科举之时,听闻宋仁宗宫中有着美女数千,终日歌舞,纸醉金迷,因此,他毫不客气的指出宋仁宗的不贤。仁宗闻言反不处罚苏辙,而是特别点了苏辙为进士。半夜里,他饿得难受,想烧羊用膳,但担心御厨因此夜夜宰杀羔羊以备,宁饿不传膳。一生为仁的仁宗,造福百姓,却在54岁时因病去世。他驾崩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甚至在北方的辽国道宗,也十分悲痛。42年,辽宋未曾打过一仗,天下安生,正是宋仁宗的厚爱和善良,造就了天下太平。
行仁之君,不仅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还可得到周围国家的敬重。宋仁宗就是这样。
大到君主,小到庶民,只要愿行善,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荀巨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日,他去看望生病的友人,却适逢胡贼攻城,友人急忙劝他离开。可是,荀巨伯却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荀巨伯虽然是一介庸夫,但是,我绝不会抛下友人,自己逃跑!”胡贼杀入室内,面露疑色,道:“你们是何人,敢在城已空时,仍留在此?”荀巨伯说,他不愿意弃友而逃。胡贼互相说:“我们是没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仁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整个城都得到了保全。
荀巨伯凭借他的良心,让敌军退却。他与贼寇,是两个目标截然相反的群体和个人,他们之间的怨恨,因善良而销蚀。为了朋友,他面对着死亡的恐惧,不离不弃,于友人患难相依。这样的义、这样的善,多么感人肺腑!因为这样的君子之善,世界也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和谐。
莎士比亚曾言:“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金钱可以购买一切,却购买不了不了善良,由此可见,善良是多么的宝贵。在公交车上一个不经意的起身让座,会赢得周身人的认可,让爱在这素不相识的个人之间传递。曾经见过一位同学在教室中不辞辛劳地捡垃圾。我疑惑地望着他,何苦如此做。他俯身下去,再捡起一张卫生纸团,说道,他别无所求,只是想为这共同生活的地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其少一团污垢,多一份干净。
这句话,至今回荡在我的心中。
也许,在不经意间,倒下的共享单车被扶起,一辆汽车在斑马线上拄拐而走的老人前停下,一个公司经理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坚持让员工的收入固定。跨过国籍的善良,是一泓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唤醒那沉睡的良知。作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我们为善所追求的,并不是他人赞美的目光;而是把自己的微薄之力,无私地奉献给社会,无论大小,都饱含着一份温暖的爱。
善良的道路上,走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是我们应追求一生的本真。因为善良,这个世界充满爱和关怀;因为善良,这个世界得以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