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顾玢临 沈文静 江苏
时间:2021-11-28 点击量:347 推荐量:0 评论数:
				

诗词是永远的光亮

诗词是永远的光亮 蒋勋先生言:“唐是诗的盛世。”如此,宋是词的盛世。 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唐宋文明依旧熠熠生辉,从初唐四杰到唐宋八大家,从大李杜到小李杜,从东坡到稼轩……唐宋时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各领风骚,用翰墨书香点亮了后人心中的火光。 第一次接触唐诗,许是母亲给我念的《静夜思》,从那时起,“李白”这个名字越发在脑中清晰。大概很多小孩子认识的第一个诗人都是太白吧。太白的诗一路伴随我走过小学、初中,这些年念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品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这些诗句中,李白带我们游历名山大川,体悟人间冷暖。 渐渐地,从一开始只会背诵课本上的唐诗,到亲近唐诗,爱上唐诗,一切尽在潜移默化中。 我有时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千年之后,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依旧要学习诗词,依旧要认识李白苏轼? 原因无他,诗词是永远的光亮! 我们在诗词中感知千年前的世界,我们在诗词中体会文豪的情感,我们更在诗词中领悟人生的方向。诗词,便是永远的灯塔,照亮我们茫茫的航路。 如果说古今中外,总有一个人对我的影响很深,那一定是东坡。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东坡豁达的人生境界深深地叩击着我的心弦。而真正让我感触深刻的还是那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啊,人生际遇忽明忽暗,琐事烦心在所难免,有人为此伤心欲绝,可苏轼“不怕”,仕途不顺又何妨,风雨萧瑟又何妨?东坡用深厚的文学底蕴诉说着这样一个声音“我苏东坡,无畏风雨,无惧坎坷,我只是要活出我理想中的自己,任他命运如何”,从第一次读到这首词起,它便被我深深地刻在了自己脑海中。 从那之后我知道,精彩的人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也需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东坡式豪迈洒脱。是苏东坡的词,让作茧自缚的我跳出了自己的束缚,看到了晨曦的光亮。 诗词的光亮,远不止于此,除了李白东坡,有时读一读李清照,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婉约派的女词人,给了我另一番独特的感受。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我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可爱与烂漫,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看到了女中豪杰的霸气,读“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我也读到了婚中女子的情思。 或许李清照没有苏轼的豪迈,但在她的词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才华横溢、亭亭玉立、出水芙蓉、蕙质兰心、风华绝代又勇敢果决不失洒脱霸气的女子。可以说,李清照就是我心目中女神该有的样子。 现如今,各类古文化节目层出不穷,闲暇时我常爱看看《中国诗词大会》,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这样说:“这些日子以来,从金戈铁马到琴棋书画,从大漠孤烟到水墨江南,从忠肝义胆到千里婵娟,可以说一首首的诗词歌赋让我们感受到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 人生啊,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千年的时光,见证诗词的繁盛。 千年以来,我们从未忘记,我们从未放弃。 诗词,是永远的光亮,照亮人生,照亮中华民族的文化; 诗词,是永远的光亮,一字一句扣人心弦; 诗词,是永远的光亮,映射出中华儿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