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题记
追寻为何物?一叶扁舟,是静谧清心的追寻;一壶浊酒,是梦幻浮沉的追寻;一池莲花,是独立不屈的追寻;一座田园,是归隐悠闲的追寻。
古往今来,泱泱华夏,有多少文人志士执笔挥墨,笔走龙蛇,书写心中豪情万丈,只为追寻治国有道,盛世太平。有多少英雄豪杰纵马战场,浴血奋战,斩尽敌方千军万马,只为追寻国家安定,人民安康。他们不停追寻,只为心中永不磨灭的那一抹光。
光,难道仅仅为光?“我们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山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们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一声一声誓词喊出了学生们的无限力量,更道出了张桂梅校长的殷切希望。张桂梅心中的光,是大山女孩们的光明未来。她所追之光,是大山女孩的希望之光。追光路上,不只有汗水,更有无数感动与之邂逅。
“我愿意做为你们实现梦想的催化剂,只要你敢说出自己的梦,我们就有动力和信心去帮助你一起实现。”这句话在某些人看来像是那些选秀节目的标语,但在黄诗燕看来,这句话是她响彻山间的肺腑之言,是她以行动、以生命践行的庄严承诺。她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黄诗燕心中的光,是乡村脱贫的幸福之光。追光路上,不只有艰辛,更有村民的感动与之邂逅。
他们追寻的是人民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追寻什么呢?自然是追梦,我们心中的光,必然是我们的理想。现在不少媒体称我们这一代青年是“架空的一代”,我们应用实际行动打破这种偏见,以己梦推动大梦实现,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发光发热。鲁迅曾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只要我们不断追寻,那么我们也可以由追光者变为发光者。
清华大学招生宣传片中有一句话:“终点未到,就要全力奔跑。”青春不只有挤满的课时,疲惫的双眼,反复的枯燥,还有沉着的思考,挥洒的热血与那一隅耀眼的梦想。在追梦的路上,常会与许多温暖邂逅,你只管往前走,光自会指引你。《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主人公阿米尔,追的是风筝,他不停追,伤痕累累,只为救赎。我们追,为梦想,为时代,为国家。相信在追寻路上,我们会不断与惊喜邂逅。
我们都在追,追心之所向,我们不断邂逅,与感动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