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在宣纸上的暖黄色的阳光,虽然熹微,却点燃了希望。我正面临学字旅途的坎壈,可我心中有微光在,那微光是我对毛笔字的执着力量,是我追求的书法之“道”。
儿时执笔,是爸爸妈妈对此的重视,特意让我师从名家。老师心宽体胖,在这朴实的外表之下,是一颗充满智慧的心,他将复杂难懂的落笔、收笔、藏锋、回锋、间架、结构,删繁就简,然后用通俗好记的语言,传授给我们。听他讲课,就像听故事一样,经久不忘,回味无穷。即使他如此儒雅又慈祥,当时也只有冷冷清清两三学生。
如同所有初学者,我在日复一日的“习技”中,渐觉索然寡味,终于又一天,我揉着酸痛的手腕,将笔丢弃在砚池里,心中的那一点微光也随着西沉的太阳暗淡了。
老师走过来,拿起笔,开始临摹《黄州寒食帖》。他边演示边讲解:执笔写字如日常用筷子夹菜,首先要看准上菜位置,然后很自然地拿起筷子去夹。如夹白豆腐,用力轻点;若夹炒肉片,用力可以重点;而夹油炸花生米时,用力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用巧劲。这是人们几十年用筷子吃饭、夹菜得出来的经验,既要拿稳又要拿松,随其自然才能灵活。先生反复地告诉我:“你怎么样拿筷子夹菜,就怎么样执笔写字。这也是我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印证了的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好经验。”
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在老师专注运笔的身上,我不由得随着光影重新提笔,在粗识“湿涩相间”,渐通“内擫外拓”后,慢慢地提升着书写之法。
一日,我挂起自以为得意的作品,试图给现在一起学习的七八名学弟学妹们一个“榜样”。不料老师却说:“你每一笔都学得很像,却没有神采与力量,无骨未立……注意啊,书法是艺术,而不是素描!”暖色微光中,我再次细细地和原帖比较,确实感觉形似却没有韵味,怎样才能捕捉书帖中的真趣和神韵呢?
老师给了我《苏东坡传》。苏轼被贬黄州,孤独寂寞,精神郁郁,一腔壮志凝结在笔端,怎能不力透纸背,光耀千秋呢?心中有那一点微光,写出来的字才能有“骨”,才能有力量。这是“艺术”。
老师又说: “书法,是一个悟‘道’的过程。”我抬起头细听书法艺术家的讲解。“苏轼在被贬之后,并没有一直沉沦,而是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生活中的你们娇生惯养,没遇到挫折,这才是我让你临《黄州寒食帖》的原因。”
“你的书‘技’逐渐成熟,但你还是太有功利心,一味求好炫技,没有豁达的心境。必须不去在乎一时的得失,以忘我的境界写字,终能豁然贯通。”
自此,每日夜晚,墨色似黛,砚色如漆,在心里的那一点微光的力量支持下,我反反复复地推敲每一个字的写法,苦苦追寻每一个字迹的神韵。提腕调整笔画间的自然连接,后退思考文字形态的随心飘逸,扭转删去不必要的复杂连缀。
慢慢地,我感悟到书法并不是把几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那样简单。“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书法不仅仅是“技”,也是“艺”,更是“道”,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那一点微光熠熠,字渐渐清晰,笔画愈加细腻,浓淡渐渐相宜。再次站上赛场,我终于触碰了金色的奖章。站在领奖台倾泻而下的明亮灯光中,我拥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这是无数微光聚合的力量。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从“习技”到“成艺”,再到现在的“悟道”,那饱含我对毛笔字热爱的微光,用它的力量支持着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