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霓虹灯格外耀眼夺目,乐声是那么飘扬,吵醒了熟睡中的花木。没有人注意到那个竹林旁的小长廊中伫立着一位安静慈祥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老人,或者说见到了却没有在意。
他是谁?为什么他身旁放置着那么多包袱?他要住在这儿吗?我来不及思考,攥着手中被汗浸湿了一遍又一遍的十元钱跑去了面包房。没错,我想帮助他,也许是他不孝的子女不管他了,那我就更应该去关怀他,替他的子女尽尽孝道。
我一遍一遍地给自己打气,来到了亭子口。他注意到了我,我勇敢地迈出了几步:“爷爷,你为什么要住在这里,你不回家吗?”他没有回答我,眉头紧锁,拉了拉破旧的军大衣,紧抿着嘴,只字不语。我有些慌了,也许我是提到了他的痛处吧。“爷爷,你饿了吧,这个给你!”我将一袋子面包递上,老人神情恍惚间变了好多。他微微上扬着嘴角,却双手摇摇,口中含含糊糊支唔着:“不要,不要!”也许她是感觉到我对他的关怀了吧,却依旧认为我是在打发他或是可怜、同情他吧。我抿抿嘴,在长凳上坐下,“爷爷,您是哪儿人呀?”“挺远的。”他似乎很不擅长交流,表达很不清楚,不过我能得到他的答复,我感到很高兴。“听您的口音也不是本地人,那您就在这安静地住下吧,放心,这儿的城管管得很松!”他似乎对我放松了防备和警惕,自然地笑了笑。“面包放这儿了,再见!”我没等他拒绝便起身离开了,心中却像是一阵阵被阳光嗮暖的泉水淌过,很惬意,我想那位老人也是吧。第二天一大早,我拿了瓶牛奶放入书包,准备上学路上带给他。见老人依旧熟睡,我轻轻将牛奶放在他的枕边,余光中见到铁栅门上竟挂着几张报纸,整整齐齐地夹着。呵呵,看来他还是个有文化的老人!这些天变化真大!
放学的路上,我和同学一起回家,路过亭子。老人见到我竟笑了,这应该算是老人第一次主动与我打招呼吧!我连连向他招手微笑。同学问我他是谁,我笑着答:“我的新爷爷呀!”她莫名地望着我,我却依旧笑着,也许这就是关怀的力量吧,即使仅仅是一面之交。过了几个月,不知什么原因,那位老爷爷离开了那座亭子,留下了几张报纸。他是在向我告别吗?我内心颤颤的,鼻腔酸酸的,眼眶湿了又湿。只有我,亲身体验过的人才了解那种莫名的疼痛感。
后来,《关心下一代周报》的记者阿姨采访镇江市“十佳少先队员”时问我关于那位老人的问题,我模仿着那位老人,笑而不语,只是略微敷衍了几句,因为我想在内心深藏这份关怀的记忆,这份爱的记忆。
广场上依旧有载歌载舞的人们,霓虹灯依旧耀眼夺目,乐声依旧飞扬,花木依旧随风摇曳,唯有那座小亭子空了,空了个人,却满了份关怀。
也许这就是关怀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多交一个朋友,可以多得一份温暖,多得一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