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联想
光束平流到我面前的桌上,书页映出了参差的黑影,我的思绪飘忽----
一团灰黑中,谁能看得见美呢?这难道就是人们喜欢光,远离影的原因吗?但在我眼里,她像《雪国》中驹子的三弦琴声,在刺眼的雪景中回响,隐没又清越。
强光下曝露瑕疵。明晃晃的阳光下,一切都那么明晰,齐刷刷地袒露它们的模样。没有什么遮掩,也没有什么隐瞒。这似乎更接近真,但在这之中,消散了一种朦胧的美,放大了那一点微小的陋。人人都愿眼前的万物都是无瑕的。然在强光照射下,再剔透的润玉也易发现细小的裂口,再纷繁的花园也会存在枯萎的叶片。当人们发现这点陋,心中顿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并仰看青天,又垂首低语,“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此时,这微小的不足就如同铺面黄沙将美于光明下窒息。
若在影下,还会这般令人失望吗?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是怎样忧愁的诗人,竟将这盎然春景以三字概之“花弄影”。春日的沙宿鸥鸟,争妍群花,徐徐和风都只留下一片影,一切灿烂全化为一片模糊。幸得有花伴,孤寂情怀也暂得欣慰。影不仅描绘那静寂的凄美月景,而且寄托了诗人细腻真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千古游于思亲诗中影子做了一位红娘,虽不见踪迹,却为读者与诗人的共情牵线搭桥。试想在昏黄的烛火之下,一位母亲赶做离家孩子的衣裳。烛火的跳动,一针一线的缝纫,手起手落,都在影子的跃动下更显一种真切的美。若没了影那动人心魄的爱子情便会削减不少。美也便少了许多。
影不止在古诗中驻脚,在现实中也常来拜访,为美再增添一丝韵味。季老曾写过一篇名为《晨趣》的散文。文中说到:“鸽影落在湖中,清晰可见,好像比天空里的更富有神韵,宛如镜花水月。”影将美衬得更动人,更令我倾心。我的相机中,几乎全是灰黑默片。我会拍水渠中倒映的树影,黄昏下操场的残影和烈日下自己的投影。我爱影因为她是那么么纯粹,没有丝毫杂色,又是那么丰富充满无限幻想,在不可捉摸间透出骨子里的美。
影子虽是灰黑颜色,迷糊轮廓,但她绝不代表丑恶,而是一种虚飘之美,一种独特的鱼钩。她能牵引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她就如同一位身姿窈窕的少妇,在柴米油盐,浆洗缝补下,是那么平易近人,没有峭壁的高度,不会压迫我们,但会让我们向她俯首,沉醉那亦真亦幻的美。
没了影子,美便会变得黯淡,世界上就只剩下赤裸裸的光天白日和因不完美而哀叹的灵魂
美在影子的衬托下更耐人寻味,影随光动,美与影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