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身旁之暗。
——题记
今年的秋天令人感到烦躁。阳光越过星河,透过云层,穿过窗户,洒在白纸上,一晃一晃的,即便削弱百倍,仍刺得人直眨眼。这是没有办法的,我只能强眯着眼,手中的笔机械式地挥动着,发出令人厌恶的“沙沙”声,吐政治,吐数学,吐生物……没错,是吐而不是写,只有语文才称得上是写。但当我要落笔写些什么时,阳光下却空留白纸一张。可能是吐久了,连怎么写都忘了吧?我不禁自嘲。
一个字,两个字……终于,我把所有答案一一吐出,憋出后,正要振臂高呼,去做……去做……去做什么事呢?或者说我除了埋首于书山题海之中,还能做些什么?刹那间,我的双眼朦胧了,迷茫,不知所措,仿佛被水淹没。想在黑暗中挣扎翻滚,却动弹不得,一时间阴郁,烦恼,晦暗……涌上心头。突然!在黑暗之中,我看见一丝闪烁的微光,夜色愈浓,它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我一种力量,让自己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黑暗之中拔出。那正是我自认为刺眼的、烦躁的阳光!
我的目光顺着阳光,穿过窗户,透过云层落在那天上。那天上仿佛有一位仙人,抬笔蘸云,落笔抹日,在秋阳上留下了淡淡的云痕,云儿们围着秋阳,却并不显得混乱,总是一排排、一列列的,宛如鱼鳞,与蓝天交相辉映,显得十分空明,令人心旷神怡。在秋阳的斜射下,远处的山像披上了一层晚霞般的纱衣,有的地方黑得深一些,有的地方绿得都一些,甚至还带有一丝丝的黄,且是一环一环的,让人啧啧称奇。山上的树是笔直的、常青的,但远不及那棵扎根在石板上的蓝花楹,蓝花楹身子是佝偻着的,皮肤是不平的,就连叶子也被萧瑟的秋风吹黄了些。但又正因它的不正,一半有叶一半无叶,逆着阳光看它时,我惊奇地发现,它那泛黄的叶啊,竟在发光,还有着金色的纹路!多么奇妙的境界。蓝花楹倚着一座古朴的房子, 在房子黝黑的石砖的缝隙中,有着一株无名的植物,娇小的身躯,因极度缺乏营养,露出枯黄的肌肤,不停地颤抖着,颤抖着,在秋风中挺立,小小的手用力地,用力地向着一个地方伸展,像是要把自己从那黑中拔出似的,而那个地方是……是……是光的方向!
原来如此是光!光让青山披上霞衣,光让蓝花楹放射光芒,光让无名草脱离黑暗。哪怕这些东西一开始并不如此,但它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相信心中之光,相信自身之梦,便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
它们都如此,我也不能输啊!哪怕身处应试教育的洪流中,也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哪怕是吐!我也要吐出诗意!不为了分数、升学,而为心中的梦想,为了有一天能惬意地、毫无压力地推开窗,看窗外阳光明媚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