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乃有人心向光明!
——题记
历史长河中,太多人被岁月湮灭成河床的泥沙,但有一些人却是一颗颗夜明珠,纵然从那一截短暂的光阴中谢幕,仍能在洪流中散发明亮的光,他们生命的绝唱依然动人地在华夏大地上空回荡。
回溯到一百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在黑暗社会中觉醒的年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和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地探索,在黑暗中报团寻求光明。他们进行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交锋,碰撞出的火花招耀着他们不断的追寻真理、和平和自由。
追寻
昏暗的旧中国,就像泥潭般腐朽肮脏。靠近泥潭,潭中有一支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追寻着潭外那一缕阳光——陈独秀先生。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世人能看到的只是《新青年》最为光鲜亮丽的一面,而陈独秀先生却需要承受暴风般的舆论,经历数不清的挫折。
先生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他曾自述自己早年的人生经历了从“康党”到“乱党”再到“革命党”的发展过程,很早就积极投身反满革命活动。
“自辛亥革命失败后,我愈发认为思想启蒙才是就中国的良药,《新青年》是我的重要结论,也是我最为根本的药剂。资金紧张,我为他人题字周转;字字暗讽,我只坦然一笑而过。我不愿担任任何职位,但我愿意为了《新青年》孤身前往北京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我只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够唤醒人民麻木的心。”先生以《新青年》为阵地,猛烈批判旧思想、旧伦理、旧教育、旧文学,许多人思想的转变是先生成功的标志。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陈独秀先生转而关注和研究俄国革命的发展和影响,还对俄国的列宁式政党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探索,开启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
他追寻着一束光,一束驱散腐朽阴霾的光,一束改变中国人民思想的光 。而我在追寻他身上的光,那一束坚持,坦然面对挫折的光。
邂逅
泥潭之中,总要有一个指向标,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总要有一名领队,带着人们像正确的方向前进─李大钊先生。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先生携笔从戎,以文报国,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火炬在他的手中点燃,照亮中国的前路。那时,先生寻到了救国之法。
李大钊 先生在《言治》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是中国最早一篇欢呼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章,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降生。
至此,李大钊先生开始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注重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创建革命团体,领导实际革命斗争。
先生在中国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实验并没有消散他的坚持。“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社,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实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在失败中找出原因才最为重要。资金紧缺,我可以拿出我的工资。我可以吃不饱,穿不暖,但如果我只是贪图这一时安逸,放弃马克思学说,后代们就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不能放弃! ”
然而命运终是在腐朽中认了输,但也为先生的被捕发出哀鸣。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最后的牺牲对先生来说是一件庄严而正式的事,一袭灰色的长袍染为血红,宣告着生命的庄严也宣告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胜利。
先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同时,又能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并非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抽象化和教条化,而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现实相结合的道路。
他邂逅了一束光,一束指引正确道路的光,一束能救中国人民的光。我也邂逅了身上的一束光,一束从容面对挫折的光。
这是最好的时代吗?不是,我们仍然可以与之共舞,去抗衡、去抗衡、去面对、去呐喊!
他们的名字世人皆知,他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他们的名字会铭刻在彪炳史册上。那不屈的灵魂,那劝世的良言,犹如一束光照亮了新中国女儿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