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力量
山东聊城阳谷县实验中学九年级22班 杨筱柏
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家,是每个人的心灵寄托处;家,让每个人找到温暖的感觉。在家,总有亲情给予我们力量,亲情就像温暖的阳光,像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们亮着,轻唤我们迟疑的脚步。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它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试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自己不舍得吃一粒。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赡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在这时“扑通”给母亲跪下了,他忏悔了……
我想在那一刻,在他被母亲的爱所唤醒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百感交集的,他的忏悔是无比真诚的。在监狱的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活是多么黯淡无光,但当他的母亲一言不发又好像道尽千言万语为儿子嗑瓜子时,他那昏暗的日子里,便透过了一束光,而那束光的名字就叫做亲情。
正如但丁所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她,一位贫穷而又伟大的母亲唤醒了儿子,用亲情这副良药,给了儿子温暖,给了他从头再来的勇气,让他得以改过自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1934年,徐悲鸿走出国门,举办中国近代画展。人们发现,展馆的前厅醒目地挂着一幅中国画,画名《松荫课子图》,画作的作者是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他的父亲的画作并不是多么完美,甚至不是那么专业,但那幅画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画展中任何一幅画都无法比拟的。无论徐悲鸿成为多么成功的画家,多么蜚声海外,迎来的是鲜花与掌声,还是质疑和抨击,他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父亲,给予他亲情独有的力量。
亲情,是孟郊笔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王冕笔下的“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也是儿时的欢声笑语,疲惫时的一碗热汤,有牵挂、有期盼。她如此平凡普通,又那样温暖有力。
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寂寞的奋斗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指导老师:岳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