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永远的光亮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和民族,前行路漫漫,或是一路康庄大道,或是一片荆棘丛生,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信念是永远的光亮。
信念的光亮,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秉持“国有召,召必回”的信念,将青春与热血洒在荒无人烟之地,为祖国日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杂交水稻难题,袁隆平有一个“禾下乘凉”的理想,曾被质疑,但他坚定培育杂交水稻的信念,以过人的胆识与科学眼光投身其中,最终实现了“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吴孟超立志要做一个优秀外科医生,曾不被看好,但他坚定信念,几十年兢兢业业,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真正的成为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其实,在人生的奋斗道路上,信念就是你的精神支撑,坚定信念,终会迎来成功的一天。
信念是光亮,呼唤我们承担责任。
国难当头,生灵涂炭,“我以我血荐轩辕”,敢于牺牲;政权腐朽,民不聊生,高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惧困难;科技落后,国力薄弱,坚信“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以所学报效祖国;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一往无前递交请战书,因为信念,我们以无畏的勇气与病毒做斗争,取得疫情的基本胜利。正如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所说:“天生我才,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信念是光亮,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因为心中想要让大山里的女孩上大学的信念,她于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扎根山区40多年,即使疾病缠身,仍不辞辛苦,继续奋斗。她坚信只要还能坚持,就要继续奋斗。最后,她让无数个女孩走出山区,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应以此为榜样,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接力奋斗。
信念是永远的光亮。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秉持“国有召,召必回”的信念,将青春与热血洒在荒无人烟之地,为祖国日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放眼当今,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施林娇,一直秉持着报效祖国的信念,磨砺才能,奠而后发,毕业后回到十八洞村用自己的知识带动整个村子脱贫。作为青年,要树立与国家发展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在强起来的道路上堪当大任,有所建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应坚定信念,把握机遇,勇担重任,在寸寸锦缎上书写祖国未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