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着指针的嗒嗒声,眺望着远方那碧绿的池畦。不知多少春秋岁月已从那绿草新盈的草地上跨过了。更不知,我自己还剩下多少个春秋了。
活着,并不是一昧的玩乐,我们应在有限的时光中,做着无限的事。时光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是可以纠正的。在有限的时光中,只要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是正直的,是为人民而着想的,那么他就会如新出土的小草般日益健壮,也会如光秃秃的枝丫上长出嫩叶般新盈。人们对“时光”一词的认识很模糊,当真正理解它时,我们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也总有人会不甘心的大声呼喊:”时光,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珍惜你!“可它并不会给我们回应,因为它早已成为了一滩泡影。但其实机会是有的,只不过在年少时我们并未能把握得住,所以在我们年迈或弥留之际只能沉浸在悔恨中。
时光是一株娇媚的玫瑰。当它初生,是一株渺小的幼苗,毫不起眼,但仍默默地向着目标前行。当它年幼,是一株瘦弱的小草,开始被人发觉,但丑陋的外表让大部分人停下了迈向它的脚步。而当它真正成熟,是一株娇艳的玫瑰,人们才开始正视它,并被它吸引。可玫瑰根茎上的小刺彷佛正告诫着来人:”此当天之幕,却不闻,即长千年时,便相随,虽不死,也告百人诫,改之。“也就是说,当你 想抓住它,想珍惜它时,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没了抓住它的能力,只能在回忆中忏悔。
大部分人对时光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钟表的刻度和沙漏中的黄沙上,认为时光是虚无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更是离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的。不,我们对时光的理解不能那么片面。时光是飘渺的,你看不见,也抓不着,但并不意味着时光离我们很遥远。时光是一直在运动着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空气中匀速行驶的颗粒,它们会一颗一颗的打在你的身上。只是速度太快,力道过轻,以至于你无法听到它的声音,感受到它的压力。但时间一长,颗粒累积的越来越多,你也就承受不住了。那就是人的生、老、病、死。所以,时光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少有人发现它,珍惜它。
金黄的圆月下有生机勃勃的大地,而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时光正飞速流逝。在时光面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珍惜时光,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就像袁隆平老爷爷,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杂交水稻“,他每天都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民才能’衣食无忧‘啊“!也正因为如此,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也使祖国的农业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可也有的人,蹉跎时光,一生一事无成,等年老后,就只能每天活在对年少的自己的悔恨中。
时光总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东西,鲁迅先生曾说:”倘分三天下,定知时光艰。“叶圣陶老人家说:”见三方,不知谁何苦,光逝去,追乃不及。“就连诗仙李白都曾写下:字愁一恨千万了,光源之古何世迷。”表达自己对时光的感慨。我也想写下千古名句,用来追忆飞逝的时光。
''也曾抬树同鸣,未若白柳山景惊。”一句足以说明时光的重要性。我很想让时光停顿,让我还是那个青春年少的“我”,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人生。但时光并不会为我驻足,它永远在无休止的前行着。所以,我们更不能停下追随时光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