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初中组 0 秦杰 庄秀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时间:2021-11-29 点击量:217 推荐量:0 评论数:
				

点点微尘,积累成山

点点微尘,积累成山 八年级十班 秦杰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镌刻在黄埔军校门前一百三十五年,历经历史的锻打,革命鲜血的浸染,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八九四年,孙中山同志满怀热血地写下了救国图存的策略,立志要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但不久之后,这份星星之火般刚刚萌生的信念被李鸿章连带着他的提议一纸退回。在被体无全肤地打击后,中山先生有过迷茫和质疑,但这小小的插曲很快就被他那颗爱国赤心抚平。既然无法劝诫,那就彻底改变,他是怀着一意孤行的决心毅然决然走上革命这一条道路的。 有人说,他是最初革命路上的独行者,我曾思考,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顽强力量支持着孙中山先生扳倒了封建糟粕这座大山,完成了这份近无望的革命任务。 为了解开疑惑,我踏入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在那血染黄土中寻求答案。从革命的建立,到一次次失败的起义,我探见了从未想象过的历史。 一九零九年,同盟会首次发动萍浏醴起义,无数战士怀着对革命的信仰,报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奔赴战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枪林弹雨、血流成河。不可计数的革命者在那刀光剑影的战争中牺牲,一眼望去,尸横遍野。可是命运似乎总是不公。这次起义失败了,这次用血肉堆砌而成的革命战争失败了。 孙中山先生得知消息后沉默良久,有人问,他是否在因为起义失败而悲伤。他摇摇头道:“我是在为那些死去的同志们默哀。为了不让历史重现,中山先生一头扎进革命工作中,废寝忘食。不屈不挠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起义……” 胜利的号角吹响在一九一九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义胜利的那一刻,所有革命工作者都不禁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他们在世界各地怀着同一种心情高昂呐喊:“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革命的胜利宛如一粒粒尘土,经过日积月累,终究积攒成了一座气势磅礴,硕大无朋的山峦。 观至此时,我的心早已百感交集。我想我找到了的答案。是什么支撑着孙中山先生不惜代价,不知疲倦地进行革命? 是信仰。 这份信仰既是对百姓生活安康的希望,又是盼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既是为人民革命的种子,又是拯救国家泯灭的火苗。这份信仰,让他不畏黑暗,让他不惧死亡,也让他成为了中国革命者的先驱,唤醒了华夏这头沉睡的雄狮。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用心头血写下的遗言。这是他对国家放不下的担忧,是他给予后生的嘱咐,也是他终其一生去追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