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赛区 ×
联系组委会:010-81058152 联系网站:
  zwdsgw@163.com   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
登录/注册

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
高中组 0 姬梦阳 公娜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时间:2021-11-29 点击量:459 推荐量:0 评论数:
				

微光·探索

命题序号:6 微光·探索 光是万物之源。世界本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光,才有世间万物。世界上有了人类,人类是不停探索的,于是便有了科学。 探索启于微光。早在几百万年前,人类开启了探索的关键一步,那是火光。与今天的我们来说,火已经是落后的物质,可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此强大,正是因为那一点点的微光的聚积,那点微光的沉淀,才发展到今天的鸿光。正如毛泽东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初的星星火光照亮了地球,照亮了人类发展进程。 微光在中国古代的探索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并开始学会用火,人们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于是探索出了磨制方法,打制石器。影响古今中外的印刷术也是这样。唐朝时期,随着科举制的盛行,科技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极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为唐诗的传播也做了贡献。可雕版印刷术成本高,活动性少,于是北宋毕昇探索出了更为简易的活字印刷术。这又将中国文化推向新的高潮,也为世界文明传播,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总是有进步性的,总是不断探索的。探索的微光经过华夏五千年的沉淀,迸发出了一束束鸿光。 微光在现代中国焕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科技探索的各个方面,播种下火苗。经过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探索,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等。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1978年12月,一声巨响爆炸似的响彻云霄。一瞬间,不同颜色的光从中华大地射出,放出前所未有的耀眼的光芒。光以红色为主体,其他颜色相互交织。那是发展的颜色,是科技的颜色,是党的颜色,更是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颜色。从那以后,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在探索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出了数不胜数的科技成果。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探索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助推着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探索的微光由科技工作者创造。新冠疫情爆发时期,地球“妈妈”正发着40度的高烧,地球进入水深火热状态。往日喧嚣的城市没了生气,光也似乎没了颜色,世界被黑暗笼罩。可这并没有使科技工作者变成“缩头乌龟”,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日夜不息地研发新冠疫苗。 每一剂新冠疫苗就是一点微光,每一剂疫苗的接种就一点微光的传播。因为有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微光像金线般从全世界迸发出来,围成金色”药丸“。地球再次焕发出生机,再次被太阳所照耀。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可人类总是那么奇妙。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亿万束微光凝聚在宇宙中,绽放出一道道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