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促进世界进步,创新必不可少,又有人说要让国家安定,勤勉不可或缺。而我认为,究其根本,最重要的,是热忱。
伍罗·威尔森曾说:“没有热忱,世界便无进步。”
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用了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在废弃的停放尸体的棚子里殚精竭虑,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终于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一锅一锅的进行冶炼,再送到化验室里溶解、沉淀、分析。居里夫人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取出了那银白色的物质,他们说,那是极美丽的颜色。而后,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为人敬仰。
“两弹元勋”邓稼先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在沙漠中,昼夜气温变化大,缺水等都是家常便饭,而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苏联援助前的那几年,他们只传授了最初级且过时的第一代导弹技术,对尖端技术非常保留,苏联专家被撤走后,技术问题无疑是最难攻克的。往前追溯,邓稼先在美国的强留下义不容辞的回国,面对美国的高薪待遇,他没有迟疑,一心向国,带领他的团队让中国向世界迈进一步。
是什么让居里夫人,邓稼先在恶劣的条件下保持初心,奉献科学?
明朝,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屠杀百姓,洗劫货物,无恶不作,“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台州九战九捷,歼灭敌军万余人,毁敌寇船只无数,戎马一生,功勋卓越。“战斗英雄”董存瑞在战斗中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碉堡的任务,却发现桥下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部队总攻到时,他毅然决然地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壮烈牺牲。“汉朝名将”卫青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打破了匈奴不败的神话,与士兵同吃穿,共甘苦,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
是什么让他们身先士卒,不畏牺牲,一生抗敌?
约那森·欧登·阿莫尔曾说:“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需培养热忱。”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后,便开始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思想解放事业,他鄙视敌人,挚爱祖国和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做的,为了使祖国摆脱蹂躏,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不曾懈怠,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坚持反帝反封建,积极提倡新的文化与道德思想,为救国而学医,为救国而弃医,他的笔,是一股力量,促进人民觉醒,他的贡献,不可湮灭。
从前古代,朝政腐败的国家众多。千千万万的“睁眼者”劝诫统治者要赏功臣,减赋税,诛奸佞,想要将国家扶起来,甘愿付出生命,带来一丝光亮,他们不怕国家变黑暗,只怕人人都觉得国家黑暗。
又是什么,让他们愿为扶国,扶人民,让大家离开井底奉献一生?
那是颗火苗,炽热,伟大。
反观宋徽宗时期,他即位后启用新法,但宋徽宗重用的蔡京、高俅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导致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周幽王在位期间,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
他们喜欢乐享其成,火苗失了炽热,留下的是冷淡,落得千古骂名。
又有些人,他们愿为朝生暮死的蜉蝣,那时必有人说他们“蚍蜉撼树,螳臂当车”,然而“黑夜长存,蜉蝣不死”。
他们的火苗终会变成当空皓日,烧尽一切污浊,火苗也终会让人民所向披靡。
那颗火苗,便是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