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我在心里抱怨道 :“如果真有时光,老人就好了 ,那我就能快点长大了 。”我小声嘀咕着,“又在开小差 ,你不看看,都几点钟了啊!” 妈妈又在冲我吼了。
忽然 ,我眼前一花 ,家开始慢慢的消失 。就连妈妈也渐渐消失不见了 ,就我一个人在这儿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 !我该怎么回去呢 ?一个白胡子的老爷爷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 ,汨罗江边,有一个干瘦的男
子正在徘徊。他披散着长长的头发,面容忧郁憔悴,一边走一
边长吁短叹。这男子引起了江上一个渔夫的注意。渔夫用双手
放在嘴边,围成个喇叭,喊道:
“喂!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屈原吗?为什么到这里来
了?”原来那男子是楚国的爱国志士屈原。
“唉,你看看,社会多么混浊,我要保持清白;多少人醉
生梦死,我要保持清醒 。所以这些人排挤我,将我流放到此。
如今强敌在外,朝廷腐败,楚国的出路在哪里呀?”屈原悲痛
地说。
渔夫劝慰他说 :“聪明人应该胸襟开阔,不要想不通,世
界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也随波逐流呢?人家都醉醺醺的,您
为什么不也喝个痛快呢?”
屈原立即看着渔夫,大声说 :“那怎么行?我听说过这样
的话: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
人,一定会抖抖衣服上的尘土。高尚的人,怎能让自己美玉一
般洁白无瑕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玷污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
江水,葬身鱼腹之中,也绝不让世间的污秽来玷辱我纯洁的品
德!”
听了屈原这番大义凛然的自白 ,渔夫摇摇头,划起船桨,
悄然离去 。屈原伫立江畔,仰天吟道 :“滔滔。”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可能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李白,是思乡时的“低头思故乡。”是失意时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孤单时的“对影成三人。”……可作为唐诗界的一哥,咋们的李白大大好像浑身都是迷。对于李白大大来说,可能真的不太重要,就像《橄榄树》里唱的那样:“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毕竟这才符合我们心中李白形象,才像我们所认识的李白。
原来,这里有我,但也不只有我。
是的,我们是多微薄的一份力啊。做不到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那便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尘雾之微,一丝丝汇合,可补益山海;荧烛末光,一点点聚拢,可照亮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