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联想
影子,极平凡常见的事物。它的虚虚实实,似乎能引起诸多联想。
富有浪漫情怀的文人,影子是他们常常联想的对象,这简单的事物,寄寓了他们诸多精神思想。苏轼被一贬再贬,夜不能寐,与际遇相同的友人一起漫步亭中,他忽而于那虚虚的影中,窥见了在水波中荡漾的藻、荇,汲取了慰藉——影中藏画,平凡中隐匿着美,于是贬谪,亦成了一种趣。
更豪放不羁的李白,似乎也常与影为伴。在清冷的夜色中,摇晃手中的酒杯,遥遥对着月亮,便有了“对影成三人”,孤寂的夜似不再孤寂,他从联想中有了陪伴——影何尝不是默默无声追随的人呢。
这样看来,影似乎是特殊的,它在许多人眼里,造成了不同的精神上的联想。有人认为影即暗,是事物的阴影面,是阴冷的、孤寂的,与光明相对的,我却从中联想到了光,也许微弱,但一定存在的光。
有人形容暗,用“伸手不见五指”,这是真真切切的黑暗,因为连影子都不存在。影子存在时,就证明有光。苏轼漫步庭中,仅是欣赏影子的吗?他其实在注视着月光,柔柔的月光穿过薄如纱的云层,翩翩落在地上,触到的地方覆上银白,而触不到的地方才形成了影,影因光而存在。李白举杯邀月,因为月光,才看到了影——由于月光诞生的影子。
影子存在,光就存在,影因光生。有物的地方不一定有影;有光的地方不一定有影;但有影的地方一定有物又有光,这种道理是可以折射到生活中的。处于阴影中的人,心中所要坚信的,一定是“我是被笼在光中的”,影仅是被光包围住的一小块无法触到的地方,也许只要跨出一小步,你便迈入了光明。同理,再天真的人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同样不是只有光明或黑暗;再亮的地方,有了物就一定有影。
影子,是非凡的,能让人联想到光,它是光的隐喻。不要因为人生一时处于影子中便放弃,要坚定,有光存在。影子指明了光明,背对着它走,你便是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