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灯光依旧……
此时此刻,一位中年科学家正在一方窄窄的,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钻研,实验室里布置简易,大大小小的精密仪器显得有些拥挤。本来就不大的实验桌,好像已经放不下其他东西。一袭白大褂倒也添了几分科学的气息,厚厚的眼镜也暗示了他的学识渊博。
他姓李,姑且叫他老李吧。四十七八岁的样子,面容冷峻,不苟言笑,面色微黄,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埋头钻研,不知疲倦,有用不完的精力,他的同事们暗地里都叫他“永动机”。才40几岁,头发就已经像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成了个确确实实的“地中海”。工作得如此卖力,只有老李知道,他承诺过什么。
——大概是20年前,那时的老李,不,应该是小李,刚刚从大学研究生毕业,跟着一位年迈的科学家老王从事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这项研究十分重要,将直接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决定了老王这一生奉献给科学的成果。
小李正值青春,朝气正旺,信心满满。可谁让他老王突然病倒了,也终究没有再次站起来,老王临终前对守着病床的小李留下了遗嘱:“我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但碌碌无为,一直没有什么成就,促使我追寻那一束光,科学之光,最后的愿望只能靠你来实现了”。小李满是泪水的眼睛里闪动着不舍,使劲点了点头。
老王离开后,小李一直在不停钻研这个项目,刚开始的几年,一直没有一丝进展。那是小李人生中无比灰暗的时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只剩他独自一人坐在实验室里,面前实验桌上的台灯映着橙黄的灯光,桌角一堆厚厚的作废的研究报告似乎也在笑他。小李目光盯着外面一片漆黑的天空,偶尔也有几束灯光穿过,或远处静悄悄的路灯吸引着他的目光。小李总能想得出神,想起老王的嘱托,心中一阵阵揪伤。不,他不能放弃,哪怕如今笼罩在他头顶的是一层层厚厚的阴云,但没有关系,只要坚持下去,乌云总会消散,那一束光总会拨开云雾,重见光明。每次想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老王,感受到压在肩上无比沉重的包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道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努力,终于收获了成果。
在一天的日常研究中,老李惊奇地发现,这回测的数据与其他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结果差距很大。惊喜之余,他反复研究,并且对比计算,终于得出了令人振奋的结论,千百次实验结果都是错误的,只有这一次成功了,时隔多年才终于取得了进步。
一步步稳步推进,科研成果已取得了重大突破。那一束微光也终于透了进来。
但他毫不懈怠,一天更比一天努力,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稳步迈进,这汇聚而成的一束束微光,也终于成为推进科研进步的动力。一直鼓励着他向前,向前。
十年后的某一天,一项科研项目宣告完成,为首的科学家老李代表整个科研团队宣告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那里的12月,老李也因这项科研成果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这项科研项目是我们花费了30余年的精力完成的,很多人并不明白我为何如此执着。但我想说的是,执着是科学家本应具有的品质,但更多促进我坚持下来的是前一辈人的教导与嘱托,那些话仿佛是一束微光,一次次透过我心中那无比黑暗的窗,给了我动力。只要坚持下去,我永远相信,彼岸尚有荣光在。”
台下的人谁也不知道,老李的眼眶早已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