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邂逅
力拔山兮气盖世,用来形容拔河也不为过。
比赛的人们向来追寻的是赢得比赛,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获得第一的运动员一定不是好运动员。
追寻成功的路上,一定充满欢笑与泪水。不经过努力而换来的成功,与努力拼搏而来的成功相比,是没有含金量的。
训练是刻苦的,但为了冠军。
“双手握绳,手心向上,绳要从腋下穿过,”教练冗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充满了激情,给我们注下了必胜的信心,“脚尖在膝盖之前,全体都有,都给我伸展拉直,双脚平行站立,脚尖放在一条线上!”教练的声音将我们逗笑了,欢笑过后很快又投入了赛前培训当中。
我作为头阵,站在第一位上,双手紧握着绳索,大吸一口气,深深吐了出来,目光坚定,看向前方。半蹲,马步,重心向后,身体重心降低,降低。“大家要向后仰!”不知谁大喊了一句,随即便是一声哨鸣。
此时的天空灰蒙蒙的。
“预备!开始!”
一声令下,全员用力,我们用尽全力,脸涨得通红,只觉得脚趾被卡在鞋尖里,生疼,却“无力回天”。然而,反应迟钝,加上训练的懈怠,我们的队伍很快便败下了阵。眼看绳子一点点向对方的阵营移动,而我们的主力又在这个时候一个踉跄倒地。
“嘀!”刺耳的哨声响起,毫无疑问的,我们输了。
一轮比赛下来,我们开始总结反思,期盼着能在剩下的两局中反败为胜。
“首先要位置准确,尽量使每个队员向后仰着整体发力,同时发力,使合力最大。”教练以旁观者清的视角进行评价。话音落下,各位队员争先恐后地提出了意见:“我觉得我没有把体重大的放在最后面,我们都学过物理,我们都知道,摩擦力等于压力乘摩擦因数,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就越大。”“在同一个队中,绳子两侧要合理分配人员,不能大家都站在绳子的同一侧,尽量让绳子两边分配的人员差不多相等,这样绳子不会偏向一边,在进行发力时能快速将绳子拉倒自己队这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晴空万里无云。
二轮比赛将至。
气氛又紧张起来了。
当响亮的号角再次划破天空,我们按照刚刚讨论的改进措施进行整改,将体重最大的姚置于队伍最后,将力气较大的袁与我至于头阵。在体育委员的建议下,我们还在手上抹上了防滑镁粉,这也促成了感人至深的一幕的出现。在其他班级同学看见防滑粉的时候;如同见到了救命稻草般前来“阿谀奉承”,然而体委稍稍思考后大方的让出了剩余的半桶。细想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不仅没有因为私心而独占,还能大大方方的分享,不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吗?
裁决的哨声再次响起,拼尽全力,在努力与技巧的催化作用下,绳子一点点向我们一方移动,“1、2,拉!1、2,拉!”教练嘶吼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切的偶然背后,必定是蓄谋已久的必然。
毫无悬念的,赢得了比赛。
追寻的第一名已经到手,而我却在欢喜之余懈诟了那些细枝末节。绳索的中央是一根红线拴着的钥匙——这是一把遍布锈迹的钥匙,在粗壮的麻绳的映衬下显得无比的瘦弱。而就在这把钥匙上,藏着不起眼的小细节。
这把钥匙上,锈蚀中依稀还可见那两个字——“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