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一束光 ——题记
故乡的山林风景区里有这样一个景点——赤红色的墙壁,上面是金黄的屋檐,期间雕刻着一只只神色不同的灵兽,檐角稍稍翘起,在屋内传来一阵阵“咚咚咚”的浑厚钟声。走进去,会有一扇双开的窗户,若是推开窗,那暖黄色的阳光便会照在钟上,显出一片温和的景象。可谓是“推开窗,阳光正好”。
电影《夏洛的网》中曾描绘过这样的一个场景:一只小猪趴在地上,兴奋的盯着眼前的天空,一团火红的太阳升起,阳光逐渐来到了小猪的眼前,照在了它的身上,它高兴的跳了起来,身上的每一根绒毛都被阳光照的那么耀眼。不少人在看完这一场景后,不由得赞叹到:“相信光,追寻光,成为光。”但又许多人都“相信光”,那为何,“成为光”的人却寥寥无几呢?
那是因为,在“相信光”与“成为光”之间的“追寻光”的追光者寥寥无几。
伟大的诗人屈原,先后多次为他所忠效的君王,为他所热爱的国家进谏,但却因小人的伎俩而多次被贬离国都。每次被贬时,他的心中不是如何在被贬之地度过余生,更不是抱怨君王的昏庸无能,而是对国家安危的深深担忧。但,他所担忧的还是来了。楚国将亡,他不愿看到自己所深爱的国家灭亡,于是白纸黑字,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然后抬起石头,一步一步的向汨罗河走去……
这便是追光者,他推开窗,阳光正好照在他的爱国心上。
还有一位词人,他也是一位追光者,他所追求的光在千里之外。那就是写下“西北望,射天狼。”的苏东坡。虽已苍颜白发,虽已经受过战争的苦难,虽已被贬配到荒远地区,但他始终不忘国耻,恪尽职守,与民同乐,保持着自己的开朗之心。
这便是追光者,他推开窗,阳光正好照在他的乐观心上。
“我叫陈延年,这是我的弟弟陈乔年。”1919年,伴随着这一句话,21岁的陈延年与17岁的陈乔年踏上了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道路。他们本可以靠着父亲陈独秀的名誉与声望舒舒服服的去上学,可他们非要靠自己的双手,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他们看惯了春天的春意阑珊,看惯了夏天的火云如烧,看惯了秋天的橙黄橘绿,看惯了冬天的银装素裹,可对于这人世间的不公,他们就是看不惯!1927年,29岁的陈乔年就义时“绝不下跪”,1928年,26岁的陈延年就义时大声喊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到我们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
这便是追光者,他们推开窗,阳光正好照在他的报国心上。
回到故乡山林风景区的我,穿过那如革命先烈鲜血般殷红的墙壁,头上顶着那如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般金黄的屋檐,走进那座一直在发出“咚咚咚”浑厚钟声的钟楼,推开窗,阳光正好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我不由的感叹道——
“推开窗,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