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力量
不可数的久远纪年之前,人类不过是繁星的尘埃。文明的薪火相传铸就了英雄的史诗,暗夜之中,星芒不灭。 —题记
四周是一片明亮,星月相辉,流云沉浮,脚下历史的长河汇成一幅源远流长的画卷,恍惚间仿佛透过了纸张,看见了历史中的未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回忆往昔,先辈以爱国为己任,或执笔蘸墨,或舞枪弄棒,他们皆以自己的方式来书写内心汹涌澎湃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在绘卷中留下一抹浓重的色彩。诚如范仲淹所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中怀有鸿鹄之志,笔下便有妙笔生花之势。或言辛弃疾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文能赋诗著书,武能执枪弄剑,沙场尽显英雄风姿。兼以天水姜伯约,一生戎马不离,北伐之争,大放异彩然“继丞相之志,必兴复大汉”,承恩必报,得以承国人之精神。
万卷史书,一人描绘不过寥寥,其内里所包含的,却有龙吟九霄、凤舞九天之势,理应是后人所传承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观国之初,无数爱国人士相继涌出,以身体力行的处事方式来书写自己华彩篇章,以一腔热血来惊醒苟且偷生的芸芸众生。诚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诸如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所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道出其人格的凛然,其内心的坦荡。文学大家鲁迅以笔为刃,抬指起落间,便划破纸张,划破了中国万千人民内心的麻木与漠视,旁人说:“这是一种带有殉道精神的自虐行为。”
除却知名大家,位卑未敢忘忧国者多之又多,皆甘愿化作一抹微弱萤火,试图驱逐黑暗,迎来新日。观之可叹诸君以星火燎原、百舸争流之势,铸就了一段永不磨灭的史诗。
红日东升,普照芳泽。见诸君以兴国为己任,追寻东方一轮红日,乃是吾辈楷模。其旅途中所经历的所有危机,都能化成成长的力量,微光汇聚成斑斓灯海,蕴生出蜕变的双翼,华美的霓霞。观今之中国,欣欣向荣,万民安康。
方兴未艾 ,举首戴目。
观诸当下,展望未来,后生们用责任与担当谱写现代化中国的华章溢彩。面对疫情,无数大爱无疆的勇士相继涌出,他们主动担当,逆向而行,无私奉献,将责任抗肩,大爱隐于心。这份情怀,于昨日,是张仲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是华佗“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治病”,是董奉“杏林春暖”之无私。于今日,是一张张写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是负重前行的那份“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承诺,是无数在手术台上与死神竞输赢的双手,是逆光下坚韧挺拔的背影,是千千万万人民的美好祝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时今日的奥运会,中国健儿于此大放异彩,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杨倩一枪入魂勇夺首金,侯志慧力挽狂澜举世无双,孙一文一剑刺长空……诸君手持文明火把,承百年前奥运之精神。忆往昔,1932年刘长春海上漂洋三星期抵达洛杉矶,单刀赴会,奋勇向前,尽管未能取得一好成绩,却将中国的骄傲刻在了奥运会历史上。与今日,当我看见中国的国旗于场上升起,国歌响彻奥运会馆,我内心的热血沸腾,无比澎湃,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与自豪于此时淋漓尽致表现。
谈及未来,我们有责任延续国人之精神,担起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任。习总书记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青年一代有着目视云汉、手扪星辰的昂扬意气与青云之志,在追寻路上身沐朝阳,林遇春风,以笔赋书,身体力行地将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与山河同梦,与祖国共生。
国人理想从不局限于一隅田地,穿越人海,跨越虚实,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在点缀天空的云朵,在漂浮海面的白鲸,在精灵歌唱的树海。我们以理想为目标,将所有不可能化为可能,将自己短暂的生命投诸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与山河同梦,与祖国共生,那鲜艳的国旗永远飘扬。
漫长的黑夜早已过去,朝露的清香弥漫在朦胧的晨雾里,远远地听见悠扬的钟声,便忘记属于黑夜的恐惧,留下了对温柔月色的留恋与怅然,对英雄的感念与歌唱,对祖国的热爱与歌颂。吾辈向光,意志弥坚。未来之中国必更加光彩夺目、繁荣昌盛。